形腿望舞 发表于 2020-5-12 08:36:20

《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200期(2019年8月)



在这个风云幻化的时代尽力而为

——谨以此文纪念《建筑师》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炎炎暑日,编辑部里德律风铃声此起彼伏。很难想象,四十年前的今天,哪间办公室正在为首期《建筑师》杂志的编辑出版加班加点。

四十载寒来暑往,忙忙碌碌,每一日都是开始,却没有一天是结束;每一刊看似重复的流程,却没有一期有所懈怠。整整200期杂志,每一篇投稿都获得了最认真的对待。与此同时,是广大读者的关注让我们连结对学术的信仰,是广高文者的信任让我们解脱对未知的迷茫。于杂志创刊四十周年执笔,回眸望去。
1979年创刊的《建筑师》杂志是在那个“百废待兴”和“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时刻降生的。那时,它的大部分作者是我国专业领域首屈一指的建筑学家和优秀中青年学者,他们缓滞多年的专业研究开始竞相结果;同时,杂志的主要读者是高考恢复后的多量在校师生,他们如饥似渴地在学校寻找一切可以学习的专业材料,这本杂志是那时有限的条件下所能获得的贵重学习资源。



▲1979年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召开《建筑师》第一次编委会 前排左起天大彭一刚、出版社王伯扬、哈建工邓林翰(已故),后排左起清华吕增彪(已故)、西冶刘宝坤(已故)、重建工白佐民、出版社杨永生、华南刘管平、南工晏隆余、同济喻维国(胡玉秀提供)

这一时期,杂志内容主要围绕学科发展来策划组稿,尽量满足执业建筑师、建筑院校师生的专业阅读需求。执业者对国外的先进建筑理论了解匮乏,编辑部就围绕出版社的外版资源,刊登节选的译文;年轻师生对中国古建筑和传统建筑文化了解不足,就找国内专家约稿;需要了解国际上的优秀建筑案例,就编辑找作者,作者找同学,“关系”找“关系”……能约多少就约多少。杂志社人手不多,但在业界的影响一点不小——那时的发行数量和各大院校的专业认可度即是最好的佐证。



▲1991年全国建筑画展览(胡玉秀提供)



▲1992年9月于哈尔滨举办“建筑师杯”全国中小型建筑优秀设计评选活动(胡玉秀提供)



▲1994年12月于深圳举办第二届“建筑师杯”优秀设计评选活动(胡玉秀提供)



▲1996年举办“比较与差距”建筑学术研讨会(胡玉秀提供)

在建筑院校的学生中间,阅读《建筑师》不但可以积累知识,丰富专业学习维度,还能发现充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建筑师》编辑部的前辈,多次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充分调动青年学子的学习热情,令一多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些昔时的获奖学生,如今都已成为我国建筑学科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1995年召开《建筑师》编委会年会(孟建民提供)


▲1997年召开《建筑师》编委会年会(孟建民提供)





▲1998年11月于桂林召开《建筑师》杂志编委会暨桂林市城市规划专家研讨会(胡玉秀提供)

由于《建筑师》创刊的早期正是建筑学科与行业高速发展的前期,经过十年的积累,杂志社很快就迎来了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九十年代。诚然,行业发展不但带来了学科的繁荣,也有问题和矛盾。针对热议话题和城市建设中遇到的不合理现象,作者们踊跃投稿,彼时的《建筑师》杂志不可是建筑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建筑批评和建筑评论的巨大阵地。杂志关注的许多热点问题都是院校师生们热切追踪的议题,由此引发了专业内外的广泛讨论与深度思考,继而管理部分也开始重视并整改。



▲1998年中国建筑论坛会议(胡玉秀提供)

在这一时期,《建筑师》中针对行业和学科发展的学术研究功效开始多了起来。重点院校的学科研究已经基本开展,一些青年学者开始成为杂志上的高频作者。

2000年后,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建设规模大,精品少”。从那时开始,杂志的办刊风格开始明确定位为学术型的理论期刊。从相关学科寻找研究方法、用人文社科理论来解决建筑创作理念发展的相对滞后,是那时的两大有效解决途径。建筑师需要理论的积累,需要有更广泛的专业认知维度,于是编辑们通过各种渠道约稿,策划相关专题:“空间专辑”“密斯·凡·德·罗逝世四十周年专辑”和各种专栏相继推出。



▲139期:“材料与观念”研究专辑/141期:密斯·凡·德·罗逝世40周年纪念专辑,2009年



▲2012年12月于苏州举办“王澍·普利兹克奖·今世中国建筑”主题研讨会


▲2013年于华侨大学举办《建筑师》杂志编委会



▲2017年于北京召开《建筑师》杂志编委会







▲2018年7月“中瑞建筑文化青年建筑师沙龙暨《建筑师》杂志‘瑞士今世建筑专辑’刊发式”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举行

对于走出21世纪早期的中国建筑,很难断言《建筑师》所承载的理论广度和深度是否能够完全解决今世建筑师们的所有困惑。我们当下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因此,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口,助力我们国家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定是《建筑师》如今的使命。

未来,我们挑选文章的标准依旧会很严格。在不背弃前辈们推动行业和学科发展的创刊宗旨之同时,我们会在这个风云变换的时代中,以理性与韧性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在可约稿的对象中,找到最合适的学者撰文,不唯名声,只惟水平;在能选择的范围内,挑选对专业发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不唯人,只惟文。

作为一本学术期刊,《建筑师》不隶属任何科研院所,也没有任何管理机构布景,凭着一家专业出版单位的支撑,一群有学术理想和社会使命感的作者,一支人数不多的专业编辑队伍,坚持四十年,耕耘200期。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家院校和设计单位的扶持,让我们走得不那么艰辛,不那么孤单。











▲2012~2018年,连续六届举办《建筑师》杂志·“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可左右滑动)

我们深知做一本学术杂志的艰难,但仍愿克服艰难险阻,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坚持水准,为学科服务,为行业服务。因为还有多量的读者和作者在我们身后,他们需要我们这个平台来交流思想,吸收知识,展示才调。我们感谢《建筑师》身后多量借杂志平台交流思想、吸收知识、展示才调的读者与作者,正是他们源源不竭地支持、认可与鼓励,支撑这本杂志几经周折走到今日。也这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昔日读者成为作者,作者成为专家,而《建筑师》则默默见证着中国建筑学术队伍的代际更迭,为行业献出一份严肃与勤恳的力量。

《建筑师》杂志编辑部



本期目录

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专栏
008   万物生长、春色依然

   ——写在《建筑师》创刊四十岁之际

   王建国

010   我与《建筑师》

   孟建民

012   《建筑师》杂志及其提供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平台

   王贵祥

015   《建筑师》四十岁:致礼·致敬·致意

    陈薇

018   灯塔的故事

   汤桦

019   历史·理论·范式

   ——“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纲领

   常青

024   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建筑而思考:

      《北窗杂记》导读及其所反映的陈志华思想初探

   赖德霖

034   《建筑师》创刊初十年对我国建筑学科再发展的贡献

   戴路 肖芷菁

045   重塑现代主义建筑话语

   ——《建筑师》杂志的作用与贡献(1979—1989 年)

   丁光辉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054   包豪斯理念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延续:从“转向艺术”重返标准与“科学”

    [瑞士]沃纳·奥克斯林文赵越 林云瀚译赵越校

062   包豪斯预备课程的建筑迂行

   ——以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主持的课程为例

   王雨林 卢永毅

076   解读切萨雷·布兰迪《修复理论》内外的若干关键词

   陆地 钟燕

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086   武陵山区乡土建筑营造尺探源

   佟士枢

095   乡土营造中“低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系统

   ——福建邵武金坑古村呵护实践中的启发和思考

   李浈 王一帆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101   从材料解缆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木材选择与应用的启示

   杨俊

107   民国建筑师在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创作轨迹(1927—1937 年)

   陈晨 王柯

115   “景观优先”的百年坚守

   ——韦尔斯利文理学院校园规划探究

   金珊 徐率领 郭馨

译文

122   文化与人造世界

   ——建筑史的限度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文冯晋译

建筑思想评论

131   从视觉到空间:

      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密斯·凡·德·罗与拼贴

   张燕来

回顾纪念

(节选)



王建国

万物生长,春色依然

——写在《建筑师》创刊四十岁之际
               
《建筑师》一经问世,就给那时喑默多年的中国建筑界及我们青年学子带来一股学术清流和春季气息。《建筑师》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创建的建筑学术期刊,而且是有关中国建筑学术发展、研究功效发表、建筑教育关注、世界建筑前沿功效引介最具影响的出版物。个人观察,《建筑师》内容组织和专题设置有几项重要的开创之举:

其一,开辟了“建筑理论”(最初为“建筑论坛”)专栏,秉承“求真,不求胜”的学术探讨原则,对建筑发展、建筑评论、创作方向、实践理念等昔时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开放而民主的探讨,包含专业界普遍瞩目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以及贝聿铭先生的香山饭店案例讨论等,形成了改革开放后难得的建筑学术探讨“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其二,全新开辟了“建筑师札记”专栏,刊登了童寯、陈志华、郭湖生等先生等有关建筑史、科技史和园林研究的系列功效,在学术界发生广泛的影响;“新中国著名建筑师”和“中青年建筑师园地”专栏,第一次为作为个体的建筑师的设计创作和学术成绩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齐康先生主持的“杨廷宝谈建筑”“新中国著名建筑师”等专栏抢救性地引介和总结了董大酉、张开济、林克明、佘畯南、吴景祥、唐璞、刘鸿典等很多建筑前辈的功效和成绩。
其三,开辟了“建筑教育”专栏,吴良镛先生等先后撰文,第一次让国内建筑界比较系统地了解了英国、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家的建筑教育状况,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国内建筑教育改革有效助力。



孟建民

我与《建筑师》

1979 年《建筑师》刚创刊的时候,我还在南京工学院(现称东南大学)读大二,《建筑师》的开办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与期待。据说是杨永生先生等规画开办《建筑师》杂志,其缘起和动因希望知情者能记录下来。可以说《建筑师》杂志是陪伴我专业长大的重要学刊之一,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从《建筑师》中汲取知识思想养分外,同时也是《建筑师》举办各种活动的受益者。



▲1988年《建筑师》杂志10月刊发表了《城市设计概论》



▲1990年博士答辩后与导师齐康教授及宋家泰教授等合影

1981年《建筑师》杂志社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题目是“建筑师之家”,环境可以由参赛者自行选择决定,参赛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2~3 人小组。 为了发动大学生的参赛热情,《建筑师》杂志社派出了以王伯扬为首的宣讲团,到主要高校建筑系宣传讲解,答疑解惑。我们这群学生围绕着王先生问长问短,摩拳擦掌,都想一试身手。宣讲之后,接着放暑假。在暑假期间,我构思并制作了一套以薄壳为基型的设计方案。这套方案还被学校的小报看好而刊登。开学以后,同学们加入竞赛的工作才真正展开。于是我又和周一鸣、陈宁两位同学合作,设计制作了另一套新的方案。没想到这套方案竟在这次竞赛中一举夺魁!那时上海的《解放日报》还刊登了这次竞赛的结果与消息。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我们的获奖不但给学校争得了荣誉,而且也为我们考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年之后,杨永生先生在一些学术场合非常自豪地夸赞第一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对培养新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崔愷、汤桦等一批获奖者都长大为我国有影响力的优秀建筑师代表。



王贵祥

《建筑师》杂志及其提供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平台

今年适逢《建筑师》杂志创刊40 年,受杂志编辑部的邀请,要写一篇相关的纪念文字。也许因为自己原本就是《建筑师》杂志中有关理论与历史栏目方面文章的忠实读者,也曾经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拙文,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犹豫地承诺了。 如果读者们对《建筑师》这本杂志有足够的关注度,就会发现,这本杂志,还是中国现今世建筑学类刊物中,对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最为重视,也曾刊载过较多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文章,以及一些与古建筑研究与呵护相关文字的学术性刊物。以笔者的感觉,《建筑师》似乎是一本更贴近建筑教育界、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界,以及遗产呵护界等领域的学术性很强的刊物。在一定水平上,也似乎是一本更接近国内各建筑院校师生们的阅读兴趣与学术关注点的刊物。 至少,在笔者看来,创刊40 年的《建筑师》杂志,走了一条全然分歧的道路。首先,《建筑师》杂志关注建筑理论问题。在当下诸多建筑杂志中,可以说《建筑师》杂志对理论的关注度最高。不但在刊物中,专设了与建筑理论有关的专栏,还经常组织国内各主要建筑院校从事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撰写一些专题性理论文章。重要的是,《建筑师》杂志有关理论的讨论,不但局限在中国现代建筑面临的理论问题,也会发表一些介绍与讨论国际建筑理论的文章,引导读者关注世界建筑理论的发展。这固然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出版业上所持的对建筑理论的延续关注密切相关。
其二,《建筑师》杂志重视与建筑历史研究相关的论文。而且,其在建筑历史研究方面,不但注意中国古代建筑史,或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论文,而且,也为介绍与研究外国建筑史,包含19 世纪以前的外国建筑史,以及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都提供了一定的讨论空间。

   


陈薇

《建筑师》四十岁:致礼·致敬·致意

《建筑师》开办于1979年,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创刊伊始,便建构出相对稳定的特色栏目以及学术争鸣等相关栏目。如果说,丰富生动和引人入胜是早期《建筑师》的特点——从《建筑师》25 期索引分类可见一斑;那么,用生机盎然形容《建筑师》发展中的特色,则十分合适。其间曾开设有“中青年建筑师园地”“国外建筑介绍”“译文”“新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等栏目,举办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和论文竞赛、建筑与文学等主题活动等。与时俱进、繁盛蓬勃,对于不竭发展的中国建筑界的探索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营养和流动的新鲜血液。

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国建筑界曾呈现浮夸、急躁、粗制滥造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大环境下,《建筑师》坚守学术追求,连结学术冷静,维护学术地位,穆如清风,化养万物。同时,还能秉承以城市、建筑、景观作为大建筑的一体性中国设计特征之立场,延续有相关佳文力作发表,而不是缩小为三个一级学科相互藩篱的建筑范畴,具有高远学术眼光。











(可左右滑动)

《建筑师》于我宛如娘家,不但成为我表述学术功效的最大阵地,更是结识众多笃学求真、性情向善的朋友的平台。除上述前辈和主编之外,还有一些与《建筑师》工作交织的友人,如徐纺、王明贤、张振光、李东、李鸽等,他们在其相关的专业工作中也曾约稿于我。如此算来,于《建筑师》及《建筑师》友人相约发表的论文总计恰为40 篇。冥冥之中的巧合是一种因缘,更是一种与学术紧密相连的共同路程,向《建筑师》及前辈和朋友们给予我的影响、支持、宽容和激励,致以敬意。人生如此厚实地与你们走过这段,何其幸哉。










(可左右滑动)





汤桦

灯塔的故事

在一个曙光微弱混沌的年代,一本正确的杂志就像一盏明灯,为混沌的空间建立坐标。《建筑师》就是一盏升起在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末的建筑学的明灯。 《建筑师》从最开始对建筑学布满激情、感性热烈的表述,通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探索,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当下建筑学的鸿沟和内涵都变得不太清晰的情况下,在知识爆炸、文字碎片化的时代,杂志始终以一种几乎学究似的态度,冷静地讲述自己所信奉的专业立场,旗帜鲜明,作风严谨,毫不当协。在世界高度物质化和高速城市化的今天,这种姿态也许会显得过于理想主义。可是,对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建造印迹进行研究和梳理,对今世具有代表性的场合空间进行论述和记录,以此承载人类集体的建筑学记忆,这对于《建筑师》而言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意义的持久坚守,四十年,令人敬佩,可喜可贺。



常青

历史·理论·范式

——“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纲领

刚上大学不久,恰逢《建筑师》问世,就像一座灯塔,映照着建筑学子蹒跚前行的方向。《礼记·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建筑师》从创刊起,确实担负了开中国建筑传媒一代新风的历史使命。遥想昔时,汪坦、罗小未、刘开济等先生领衔编辑“建筑理论译丛”,与之相关的许多名篇都在《建筑师》上刊登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多版发行罗小未、陈志华、潘谷西等先生主编的中外建筑史全国统编教材,一些相关内容的研究所得也曾在《建筑师》发表,在建筑学界和业界影响广被。近些年来,面对建筑价值取向延续的多元散乱局面,《建筑师》依然保有持久的定力,既坚守着传播前沿建筑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学刊素质,又调适着适应建苑变迁的办刊策略和学术张力。
笔者在二十大几读硕阶段曾无知无畏,大胆向《建筑师》编辑部自荐过翻译西方建筑理论著作,而攻博时的第一篇译文、第一篇论文、第一幅建筑画也都是在《建筑师》刊发的,可以说卅载长大,深沐其恩。不但如此,笔者后来的一些研究专题,如20 世纪末的丝路建筑探骊、呵护专业构想,千禧年以来的传统聚落再生、建筑人类学视野、历史环境存续等,都在《建筑师》上有拙文发表并受到关注。



赖德霖

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建筑而思考:

《北窗杂记》导读及其所反映的陈志华思想初探

《北窗杂记》是今世中国杰出的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和优秀的社会批评家与思想家陈志华在1980—2012年间为《建筑师》杂志所写的系列专栏文章,反映出他对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建筑创作以及历史遗产呵护等诸多事业所做的深入思考。由于各篇均无题目,因而给后人检索查阅造成了困难,也妨碍了研究者对这些文字作整体性掌控,并据之了解作者本人关注的问题及其思想的发展脉络。针对这一不足,本文首先根据内容对131篇文章进行分类并代拟题目,借此梳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的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建筑立异以及文物建筑呵护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而例举他的主要观点,以期对这批杂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作一较为完整和清晰的显现。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把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陈志华先生在工作室,2002年,赖德霖摄

※敬告广大读者,本刊官网现已开通高清电子版付费阅读功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本刊官网一睹为快。

《建筑师》No.200丨2019年8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00期杂志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李鸽陈海娇

微信编辑:王涤尘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淘宝天猫商城:http://zgjzgycbs.tmall.com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200期(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