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0-6-14 09:30:35

一位比梁思成资历还早的建筑师,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17年9月18日,我国著名建筑学者侯幼彬先生,将清华同班挚友虞黎鸿先生托付保存多年的虞炳烈先生的资料赠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用于丰富该校的史料保存和学术研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葛明教授与汪晓茜副教授一行四人从侯先生手中接过这些沉甸甸的史料。



▲ 葛明教授向侯幼彬先生呈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感谢函



▲ 侯幼彬先生介绍虞炳烈史料的价值和意义

虞炳烈先生是中国早期留法的建筑学人。求学阶段,他是生逢其时,得天独厚,才调洋溢,出类拔萃的建筑学子;他回国后很快就赶上抗日战争,在执业阶段,可以说他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到处奔跑,分外坎坷的。抗战八年,他大部分时间都颠沛在大后方的西南,从昆明转到坪石,从坪石转到桂林,再从桂林转到赣州。他的夫人曾说,他是“一位忠贞不苟的建筑师,一位严肃而辛劳的工作者”。他所做的设计,用今天的话说,主要是“抗战建筑”。

这些抗战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特殊组成。它多是战时急需的应急工程和临时性的简易工程,是大后方人民倾注大无畏的抗战精神,在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投入的建筑活动。这些建筑现在绝大多数都已消失。这段“抗战建筑史”是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不成缺少的一个部分,但却欠缺建筑实物遗存。昔时中国建筑师真正投入西南第一线从事抗战建筑设计的人为数甚少,虞炳烈先生可以说是那时知名建筑师中投入抗战建筑设计实践最为频繁、最为深入的一位。难得的是,他不但认真地投入抗战建筑设计,也认真地保存所设计的资料,使得今人还可以通过这批珍贵的图纸,真切地感受这段艰难岁月的建筑活动。



▲ 介入资料赠送交接的有关人员,从左至右依次为:

方浩宇 、王莉慧、李婉贞、侯幼彬、葛明、汪晓茜、 王安安   (摄影:李鸽)



以下内容节选自侯幼彬口述、李婉贞整理的即将出版的《寻觅建筑之道》一书,以便于读者了解虞炳烈先生。

1987年春,我和老伴收到清华建筑系同班同学虞黎鸿从郑州发来的一箱铁路慢件。因他合家迁居巴西,特将其父亲虞炳烈的资料转存我们家,希望我们能有机会把这些资料做一下整理。 这些资料主要是他留存的设计底图、蓝图和一些相关的证件、文件。

看了这些资料,我们才对虞炳烈先生有了基本的了解:

他是中国早期留法建筑学人的佼佼者。

1921年虞炳烈先生进入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开办的里昂中法大学,是中法大学首届官费生,获得长达12年的官费支持。期间,他先在中法大学上两年预科,在里昂建筑学院(即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科的里昂分科)读七年本科和高级科,又到巴黎大学市政学院深造了两年。12年的留法生涯中,他在学院派的大本营经历了完整的“鲍扎”明日系教育,修满了“本科建筑设计”的“二级”学业(14项设计)和“高级建筑设计”的“一级”学业(19项设计)。前后的设计学业达到33项,可见其教学计划之充分和丰满。

这33项设计中,有24项是校际的或全国性的设计竞赛。虞炳烈在这些设计竞赛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那时有媒体报导:虞炳烈“历获法国全国竞争考试名誉奖证共27项”。他的学位设计做得尤为超卓,经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会审评,被授予“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位,并被接纳为“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会”会员。国授建筑师这个考试,既是建筑学科的学位考试,也是注册建筑师的资格考试。获得这个学位是很难的,是法国建筑学子梦寐以求的。虞炳烈是中国留法学子获此学位的第一人,还获得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会颁布的最优学位奖牌和奖金。



▲ 虞炳烈(1895-1945年)



▲ 里昂中法大学所在的圣·伊雷内堡外观

(引自腾讯新闻>国内新闻>海外寻档:探访里昂中法大学旧址news qq com/a/20110531/0006000 htm 2011-10-30)



▲ 法兰西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给虞炳烈的“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位”文凭原件照片



▲ 虞炳烈手书的文凭译文



▲ 虞炳烈在法国所作部分竞赛设计摆设表

1928 年炳烈先生因母丧回国半年,得知那时的国民政府将要公布“首都计划”,在南京建设中央行政区的消息。还没比及1929年12 月“首都计划”的正式公布,他就迫不及待地提前为“中央行政区”设计“政府公署”和“国民大会堂”两组建筑,自告奋勇地为首都建设贡献自己的设计方案。方案设计得大气磅礴,极具隆重、宏伟的气势。两组建筑用的都是那时国际刚刚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虞炳烈把这种最新潮的风格,在两组大型建筑中挥洒得自如酣畅,显现出他扎实的建筑功力和设计才调。



▲ 虞炳烈设计的“政府公署”总平面图



▲ 政府公署总体鸟瞰图



▲ 虞炳烈设计的“国民大会堂”平面图



▲ 国民大会堂正立面图

炳烈先生是幸运的。他在里昂建筑学院的导师托尼•加尼尔,是法国建筑界的显赫人物,罗马大奖的获得者,法兰西政府的总建筑师兼里昂市总建筑师。他在巴黎大学市政学院的导师杜富拉斯,也是法国建筑界的耀眼人物,罗马大奖的获得者,法兰西银行总建筑师,曾任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会会长。虞炳烈有名师教导,也与名家共聚。与他同乡同龄、比他早4年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的徐悲鸿,是他亲如手足的知已。比他晚许多年入学的中法大学校友常书鸿、王临乙、吕斯百,都成了他的挚友。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留法艺术学会”。虞炳烈不但长大为一名才调横溢的建筑师,也扎扎实实地跨入都会计划和市政工程的门槛。在中国前辈建筑师中,他是真正在学院派大本营,接受最长时间的、最地道、最完整的“鲍扎”明日系教育。



▲ 虞炳烈在巴黎大学市政学院所作的都会计划研究项目——江边山坡大学及住宅区之设计

他设计的“巴黎中国学舍”在“中国式”建筑设计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1921年法国政府购买旧域堡土地29.8公顷,无偿地划分土地,损赠给各国建造各自的留学生学舍。到1930年,己建有十几国学舍,形成了著名的“巴黎大学城”。因中国留法学生人数较多,分到一块不小的土地。因其中国留法学生就组织了“巴黎大学城中国学舍增进会”,虞炳烈是其中的一位活跃人物。他决定把“巴黎中国学舍”作为自己的国授建筑师学位设计的选题,自告奋勇地担负中国学舍的义务设计。他带着为国授建筑师学位完成考试、为巴黎中国学子建设家园、为巴黎大学城耸立中华建筑形象的三重神圣使命,投入这项设计。整体学舍建筑是一座П字形带穿廊的三合大院。正楼地上7层,地下1层;两翼配楼地上6层,地下1层;共有普通单人间224间,高级单人间20间,夫妻双人间32间,可容纳300余名学生居住。配套设有齐备的多功能大厅、食堂、体育用房以及地下车库等,为巴黎的中国学子设置了十分理想的生活场合。



▲ 中国学舍平面图



▲ 中国学舍立面图

这时,巴黎大学城已建有法国、比利时、日本、美国、荷兰、越南、西班牙、丹麦等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学舍。柯布西耶名作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就是这个大学城的瑞士学舍。虞炳烈几乎是和柯布西耶在同一年(1930年)同时进行中国学舍和瑞士学舍的设计。柯布西耶的这项设计成了早期现代主义的杰作。大学城的荷兰学舍、巴西学舍用的也是现代主义。各国学舍纷纷以自己的民族风貌争奇斗胜,显现异彩纷呈的建筑博览。虞炳烈满怀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对中国学舍的设计,理所固然地采取“中国式”,渴望通过中国式学舍的耸立,向世人昭示中国建筑和中华文明。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中国在世界文明中心之巴黎争光”。他的设计采取了中国式的檐口、腰檐、门廊、穿廊,平屋顶上局部耸立中国式的亭阁、花架,顶层门窗、楼梯门窗、穿廊栏干、女儿墙栏干点缀上中国传统的“步步锦”、“灯笼框”等棂格,整体建筑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虞炳烈的这项设计是大获成功的。可惜的是,那时中国政府无力提供建造所需的1700万法朗资金,求助华侨企业也没有获得赞助。巴黎中国学舍最终没能获得建造。但虞炳烈的这项设计创作,在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史上,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在那时的学院派大本营大受好评的设计。虞炳烈以这个设计取得“法国国授建筑师”的学位,法国注册建筑师的资格,还获得了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会颁布的“最优学位奖”。一时间,这个设计誉满巴黎建筑界和巴黎大学城。1932年又连续获得法国国家艺术展览会的奖章。

这是中国建筑在国外创作的、罕见的、大有分量的中国式建筑设计。虞炳烈在1930年的巴黎单枪匹马创作的这项中国式建筑,与国内中国建筑师同时期设计的中国式建筑重要作品相比,除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较“中国学舍”早几年外,其余如上海市政府大厦、上海江湾博物馆、上海江湾图书馆、南京国民党党史摆设馆、南京中央博物馆等,都略晚于“中国学舍”。

把“中国学舍”设计与这些建筑设计相比较,与那时南京“首都计划”推出的中国式公署建筑设计的意向性方案相比较,不难看出,中国学舍敢于把中国式的大楼做到局部8层的高度,是够有魄力的;高达七八层的大楼体量,通过檐口、腰檐的划分,门廊、穿廊的穿插,屋顶亭阁、花架的配置,栏干、彩画的装点,取得了颇为浓郁的中国风貌。这种后来颇为盛行的、在大体量楼房平屋顶上,局部耸立攒尖顶、歇山顶亭阁的设计手法,中国学舍算得上是一个较早的实例。虞炳烈设计中国学舍时,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1934年出版),《建筑设计参考图集》(1935年出版),都还没出版。虞炳烈孤身处于海外,要收集中国建筑资料并准确地掌控中国建筑样式是大不容易的,他能够将中国建筑的样式语言掌握、运用到这个水平,是难能可贵的。

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学舍设计,在学院派的大本营被列为学位设计的最优等第,被授予最优学位奖。从虞炳烈的构思、创作到法国国授建筑师评委会的认同、赞赏,都有力地表白,这种中国式的设计与那时学院派风行的西方新古典主义如出一辙,可以说它是文化民族主义与学院派折中主义的交织物。这个设计遵循的是学院派的理念,施展的是学院派的功力,运用的是学院派的设计手法,只是以中国建筑的样式语言去局部替换西方古典建筑的样式语言。这种替换在那时是创作发明中国式新建筑的中外建筑师普遍的、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显而易见,在“中国学舍”设计中,虞炳烈也做出了这种语言替换,进行了探索性的创作发明。昔时的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位评委们对这种创作发明性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今天把它与同时期中国式新建筑的设计放在一起比较,也能看出这个设计确有其技高一筹的独到之处。从研究近代“中国式”新建筑的创作思想、设计手法的角度,“巴黎中国学舍”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个案。

他是奉献大后方建设的“抗战建筑”第一人。

炳烈先生于1933年学成归国,受聘于中央大学工学院,先后任建筑工程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因日军迫近南京,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内迁。虞炳烈离系,转赴大后方,先后在昆明、坪石、桂林、赣南投身抗战时期的内地建设。在昆明,他设计了银行大厦、厂房车间、研究所大楼等三十几项建筑工程;在坪石,他为内迁的中山大学设计了100余座简易房屋,建起了全套过渡性校舍;在桂林,他完成了几座工厂、几座医院的配套建筑设备;在赣南,他应蒋经国的邀请,规划、设计了闽赣师范学院整套校区建筑。

那时聚集在大后方的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大多数都集中在重庆。像虞炳烈这样广泛昆明、桂林各地,深入到评石、赣南山区的寥寥无几。虞炳烈可以说是那时有名气的建筑师中深入大后方基层的最突出人物,有人称他为“抗战建筑第一人”。虞炳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面对大后方的急需工程、简易工程、临时工程,他都是精心满足实用需要,就地采取乡土材料,土法创作发明组合梁柱,包管建筑结构平安。

他兢兢业业地投入,认认真真地设计,工工整整地绘图。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展开的大量的、频繁的建筑活动,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特殊组成。这批建筑因其临时性、简易性,多数已经没有实物留存。那时的简易建筑工程,有许多是没有正式图纸的,即使有过图纸,也早己散失。难得的是,虞炳烈很珍惜自己的设计经历,尽可能地留下了他所设计的大部分底图、蓝图。虽然这些底图那时所用的纸质极差,图纸已不完整,但还是留存了这些建筑的基本信息。这些抗战建筑设计图有可能是我们今天能够看获得的抗战建筑的仅存史料。

抗战爆发,虞炳烈合家就转赴西南地区,颠沛于大后方建设。不幸的是,在赣南设计闽赣师范学院的时候,因日冦进逼赣州,炳烈合家退却到附近山区的储潭乡锯木坪。在那里,炳烈生了疔疮,穷乡僻壤缺医少药,于1945年3月病逝。这一年炳烈先生才50岁。





▲ 虞炳烈在昆明时的合家照片

此照摄于1940年5月6日,虞炳烈在照片后背注明:“此为中华民国英勇抗战二年十月以来之惟一的家庭照相”。

炳烈先生的一生,明显地显现出两个阶段:1933年之前,是他的求学阶段;1933年之后,是他的执业阶段。求学阶段的虞炳烈,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他的求学历程是极优越的、得天独厚的,是一位极幸运的、才调洋溢、出类拔萃的建筑学人。而他的执业之途,却是十分坎坷的。他只经历了短暂的任教,就转入大后方的抗战建筑设计。他是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大轰炸、大搬家、大退却的颠沛,一再地迁徙、一再地逃难,最后在抗战胜利前夕病逝。炳烈先生印刻下的是一页沉沉的历史。

编 辑 推 荐 阅 读



《虞炳烈》

征订号:21996

ISBN:978-7-112-13977-4

订价:26元

作者:侯幼彬 李婉贞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平装

开本:国际32开

购书二维码: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李鸽

微信编辑:傅瑞盈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邮箱:thearchitect1979@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官方淘宝:http://shop67348776.taobao.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比梁思成资历还早的建筑师,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