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建筑师从生活解缆界说城市风景,让道路回归街道
AT 2019.03 风景与建筑道路回归街道
从生活解缆界说城市风景
文武欣
上海直线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可以赋能,这是我们在以往的建筑设计实践中相信而且践行的一个原则。我们希望空间可以和人发生联结,促使人自主地去探索、去使用。无论是办公楼、博物馆还是幼儿园,空间如何作用于使用个体,总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
在城市标准里,我们同样相信设计赋能这件事。我们希望一个城市是对儿童友好的,但其实不料味着我们要规划更多的儿童公园或亲子商业,而是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把儿童当作和大人一样平等的使用者,在设计的时候去考虑街道的高差、街道家具的标准、绿植的高度,然后鼓励他们可以更自主、更勇敢地探索城市中的生活。
而设计赋能的另一个方面是,在布满了复杂矛盾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中,它又意味着要抛弃失落。作为设计师高高在上的视角,把“设计”放到最小的层面,让原本已经发生的活动去影响空间。有了人的互动与活力,这样的城市空间才能真正被称为“城市的风景”,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于设计师头脑中的完美景观。
建筑师眼中的空间往往是一栋建筑的体量、立面、有趣的室内空间和对话,或者是材质和细节。可当语境扩大几十倍到城市的标准,我们所讨论的空间便不是零丁的建筑,而是由许许多多建筑和非建筑构成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包含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公园、广场、绿地,以及城市里不成缺少的“伟大的街道”。
在北京或上海的老城区,其实也保存了大量的19、20世纪的城市肌理,更窄的道路和弄堂,更密集的住宅和生活配套设施。人们可以在步行三五百米的距离内解决生活所需的一切:买菜、买杂货、缝补衣服、剃头、吃早点......在空间资源紧张的老城市中心,生活其实都被迫或主动地“挤”到了作为公共空间的街道或弄堂/胡同里。人们除在这里买卖工具,还会晾晒衣物,坐着聊天或者休憩,小孩们也在这样的街巷里玩耍、奔驰着长大...
在现今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道路的用地面积(用地代码S)可以达到25%,甚至更多,而对道路的界说却越来越疏离,似乎道路只是用于机动车通行。当道路越来越宽,人行道越来越窄,两边的商铺越来越少的时候,原本这25%的城市公共空间里的生活就将完全死去。而这正是很多美国大城市在扩张中获得的教训,如今又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看到了类似的趋势。在存量化开发的城市更新大布景下,如何保存居民原本的公共生活?如何让街道既平安又有活力?如何让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带给居民们更多获得感?如何让弱势群体(儿童、老人、残疾人)也可以自由、自主地在公共空间里活动?
无法喘气的老弄堂
位于上海长宁区的新华路街道,是内环内毗邻法租界的一小块街区。作为殖民地时期的房产开发地块,街区内留存了大量洋房以及种满梧桐树的马路和弄堂。但除概况上散发着历史人文气息的老建筑,这个老街区里的生活却也是另外一番“历史原因”造成的怪异景象:老洋房酿成了大杂院儿,小花园酿成了垃圾杂物堆放场,更有两边以居住为主的小弄堂酿成了小商小贩聚集的“弄堂市场”。
笔者所研究的番禺路222弄,旧称牛桥浜,就嵌套在这样的肌理之中,总长约200m,连接了番禺路和定西路。道路断面非常窄,仅4m左右,只够一辆车通行。夹在它两侧的建筑除商品房小区、老旧公房小区、正被重新商业开发的园区、刚被征收的老厂房之外,还有大约80m长连续的商业违建。而正是这80m的道路最热闹、最具有烟火气息,却也成为最糟糕、最让人头疼的社区“毒瘤”。从2017年的百度街景中可以看到,整条道路被分成三个板块,道路和两边的人行道宽度分别为6,4,8m。然而在上一轮城市更新中(大约2008年前后),设计师在道路两边设计了约0.8m高的连续花池,又在比较宽的南面人行道上设置了三组约2.5m宽的紫藤廊架,致使原本足够宽敞的行人有效通行空间被大大减少,而且道路断面被硬生生分割成4个分歧的物理板块。
改造前的生活场景与杂乱无序的街道空间
可以想象的是,设计师和街道领导原本的设计初志必定是期待通过统一化的门头店招、干净整齐的店面、郁郁葱葱的花池绿化带和惬意舒适的紫藤廊架使这里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可惜,自发的商业活动却给空间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两侧业态以基础社区生活服务为主,有类似兰州拉面、山东饺子馆这样的小餐馆,还有美发店、足浴店、杂货店、肉菜店、五金店、水站、快递站点、宠物店、裁缝铺等。这些业态自己极契合社区居民需求,但却因其有限的空间资源无法承载这样密集的功能,致使道路甚至人行道被大量占用。无序的空间使用加剧了原本设计对空间的割裂,路过的行人被迫和机动车一起艰难地在道路上躲避躲闪,最终致使了这条路酿成了行人“无法通行”的道路。
政治导向的改造
2017年夏天,街道开展了一次整治,将阻隔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连续花池打失落,用以停放非机动车辆,缓解交通压力。虽然对于人的通行来说缓解了许多,但非机动车的停放却依然侵占着原本属于行人和商业的空间。到2018年初,在政府“破墙开店”的拆违整治工作中,道路北面的小商店一夜之间被拆违封墙,原本的商业界面酿成了灰色混凝土砌块堆起的高墙。道路南面的小店虽然也被砸失落一半,却逃过了被完全封墙的厄运,在退回到与居民楼外立面齐平的处所,依然给他们留了小小的窗户,使其经营得以继续。这样一来,街道的空间氛围被完全改变了,没有了商业气氛的街道变得有些死气沉沉。因为没有了人的活动,道路北面的人行道立刻被小汽车们占领,酿成一整排弄堂的停车场。道路南面的小店,则因为商业的萎靡和空间的进一步缩小,而把更多的生活所需转移到了人行道和廊架里。最终,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似乎并没有获得解决。
小商店一夜之间被拆违封墙
从一开始的更新设计,到近期连续两年的政治主导的改造,我们似乎看到的是街道空间形象的恶化及其公共属性的降级。街道公共空间的过度私有化,以及汽车和非机动车对它的占据,都使得原本应该非常适宜步行的小商业弄堂变得无法通行,难以开展任何公共活动。所以当被正式委托设计任务之后,我们第一个想的就是怎样把公共空间释放出来,还给周边居民,从而重新激活这条街道与社区的关系。经过了前期的调研与公众介入的开放日,收集了居民的看法、意见和愿景,我们决定了设计的最大原则——步行友好。
社区介入工作坊
共享街道
早在1960s,荷兰就提出了Woonerf(生活街道)的设计概念,为了缓和车行和人行的矛盾,不但没有把两者隔开,反而用了一块板的街道断面,让汽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共享路权。设计运用铺地、绿化和街道家具作为引导,进一步强化街道的社区感,从而使汽车降低速度,让行人更平安地通过,同时公共活动也得以开展。之后,这一概念也被欧美其他城市推出的Complete Street(完整街道)所吸收,被列入很多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中。
参考街道设计导则,我们将原本4~5个高差全部做平,不设机动车和人行道的阻隔,只是用铺地予以区分。与此同时,为了降低车速,除在道路起始点和终点设置了“儿童友好区域,请慢行”的交通标记以外,还将车行道的宽度减小到只有3m,在视觉上形成不容易通过的效果;另外在铺地上也用颜色和材质模拟了水波纹的图案,一方面呼应了“牛桥浜”的历史,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形成了印象驼峰,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道路边沿虽然没有了路缘石和高差,可是结合树池的座椅家具和高低起伏的车档交错设计,使这条街道发生不容易进入的氛围,从而减少不需要的车辆的进入。
将原本隔断的街道空间整合
社区的公共生活
Woonerf的理念是要让街道社区化,而一个以人为本的街道原本也应该承载社区公共生活的功能。人们虽然不喜欢被私人物品过度侵占的公共空间,却往往被那些发生在这里的生活场景所深深地感动和吸引。
最初的方案中,我们希望保存已经成为场合记忆标记的紫藤廊架。而对于紫藤廊架过于内向性而致使的被私有化,我们则希望通过一种释放的手段去破解它,即引入更大标准的廊架去放大居民社交活动的范围,同时把原本内向型的座椅转变成外向型,并在廊架上植入灵活多样的功能,如晾晒栏杆、锻炼身体的器材、小朋友的秋千等。
最初构想:将原本的内向型私有化空间释放,将公共标准上的空间释放和围合
但第一个方案被否决,于是我们转而用一些更简单的方式去围合空间,如有趣的金属框架结构和儿童友好的街道家具。可是社区微更新这类项目由于自身更多的非正式属性及社区生活的偶发性,在施工过程中,紫藤廊架并没有被保存下来。原本被廊架切分出来的围合场合消失了,场地酿成了一个宽敞平坦的大空间。可惜的是,茂密的紫藤带给人们的美好回忆已无法找回,但这也给场合带来了新的可能。
步行实验室
在扬·盖尔(Jan Gehl)对于城市标准的研究里,他探索了在分歧速度下的城市风景对人的影响。如果小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进时,城市的脸色是模糊的,而只留下被放大的警示牌;当人以5km/h速度行走时,周围的空间细节才能发生真正的意义。速度慢下来,也意味着人可以对细节的转变更加敏感,更好地去感知,从而更愿意在此穿梭、停留和活动。
我们使用了4种分歧的材质,并以分歧的形态交替铺设于开放的人行活动空间上。塑胶的弹性、人造草皮的柔韧、防腐木的自然,以及小料石的条理,分歧的材质带给人分歧的触感和视觉感受,也鼓励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纷歧样的社区活动。视觉设计师把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地面游戏喷涂在塑胶上,从第一天起就吸引了很多路过的大朋友、小朋友。
最终设计方案
孩子们最喜欢在改造后的地面玩游戏
我们还加入了以儿童友好概念而设计的街道座椅,高高低低的座椅可以让分歧年龄的小朋友自主地爬上爬下,或坐在最低的位置,或坐在大人身边,又或是坐得更高,同时与座椅结合的植物箱又给社区增加了绿意和亲和感。这样的空间完成后,虽然与最早的设计已是截然不同,但还是实现了将街道空间释放出来供人们自由、悠闲境界行的最初愿景。在这个空间载体里,已经举办过几次社区活动,包含一场聚集了周边几百居民的“美好社区节”。
场合气质的改变
在最早的工作坊里,介入的居民都投票说希望有可以休息的处所,可是真的到了要砌座椅的时候,却有很多居民站出来反对。他们害怕这些座椅酿成“外地人”喝酒聊天的处所,害怕原本“自己家楼下”被开放出来酿成吵闹的公共场合。在经过多轮沟通工作之后,我们采取了更轻质、灵活的工厂预制的街道家具,通过让居民们体验,逐渐获得了他们的接受和认可。畴前无处落脚、难以通行的狭小空间,终于有了可以让人们停留和活动的场合,原本居民的生活也获得了更大的延展。
改造后的街道为分歧人群所共享
一个好的有活力的街道,离不开“街道之眼”,也离不开商业带来的人气。由于政策的不明朗,虽然无法对商业立面进行更积极的改造,但我们还是设计了分歧节奏的窗框,涂刷出更低调、简单的小店标。这些小店的店东多是拖家带口来到上海、租着一小间门面房做生意的外地人,由于话语权的亏弱,他们一直是项目开展以来声音最小、却也是最好说话、最辅佐的人。在一次居民共同种花的活动中,所有居民都说“这些花明天就会被偷走的”,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我们还是带着居民把花种好,并邀请他们和商店的店东共同看管维护。没想到的是,“街道之眼”真的有用,到现在一棵花都没有丢失。居民们和商户们的关系也在这样的开放空间中获得更好地缓解,逐渐建立起更多的沟通。
街坊们一起种花,共同维护
自在道路北侧专门规划出非机动车停放点位后,居民慢慢地开始有序停车,南面的活动区域被真正释放了出来。人们从最初冷漠地对待空间,酿成了开始自主维护空间秩序,也会主动把不自觉停放的车搬到对面。
自主维护的非机动车停放点
结语
改造后的街道入口空间,可供老人休息
在城市更新的布景下,番禺路222弄的改造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项目。虽然项目施工投入的资金可能不到100万,可是这样的微更新却牵扯到非常多利益的相关方和决策方。从设计早期的工作坊到一遍遍设计方案的更改,以及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一直在与居民、商户、管理者、资助者碰撞、沟通。曾经有已经砌好的座椅被居民直接拆失落这样很多令人无奈的事情,这让我们发现,微更新项目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后的结果看似是一个非常平淡无奇的设计,但这个设计已经是在平衡众多介入方和利益相关方之后的结果,而哪怕改造完成,这一道“风景”也绝不会就此凝固下来。后续居民们的使用、政府部分的管理,以及第三方组织的“社区营造”,都将延续影响着这个空间的转变和运转。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理念确确实实地被保存下来,这条小弄堂成了承载人们日常生活和互动的场合。
公共空间改造可以改变城市的景观,可是从真实的生活中解缆,从需求中获得愿景,从介入中获得谜底,从而创作发明出让人停留、引发话题和活动的场合,营造能够延续激活社区生活的公共空间,才是真正的“城市风景”。而这样的城市风景,会因为有了人的日常活动和不竭地介入互动而改变,设计师要做的,可能只是创作发明一个让生活发生的平台。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
2019年3月刊《风景与建筑》专题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长按识别,进入小店购买本期杂志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办署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2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德律风: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德律风:010-57368773。
(杂志近期主题包含:“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财产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