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雷:建筑师,请不要成为破坏乡村的排头兵!
来自:隐居乡里(ID:yinjuxiangli)本文已获得授权几年前,建筑师在乡村做个项目似乎还是一件很小众的事。但放眼今天,做为一名建筑师,你要是不在村里比划两下,都欠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在经济放缓,财产结构调剂,房地产遇到瓶颈,政府反腐力度加大的布景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农村,建筑师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蜂拥而至。几年下来,似乎是战果颇丰。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各种巨匠层见叠出,各种论坛上窜下跳,各种理论花样翻新。但实际结果呢,恐怕很多建筑师自己心里都明白吧。山还是那么荒,村还是那么穷。书院里面麻将声脆,艺术公社人去楼空。
▲金雷 (隐居乡里设计总监、美国 Line and Space 建筑事务所中国区总代表)
既然人类社会已经不克不及阻挡建筑师进军乡村的脚步,做为一名建筑师,我想我们至少在加入战斗之前有责任去思考几个问题。是乡村需要建筑师,还是建筑师需要乡村?建筑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大的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既能够帮忙我们客观理性的指导自己,更可以有效的避免误伤群众。
谈谈第一个问题,乡村需要建筑师吗?我看未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我们有需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两个主体,乡村和建筑师。乡村是中国传统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原有的乡村结构是构建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中国书院院长王守常先生曾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结起来无非是这么几个字,“圆融,和谐”。它的稳定性使得中华文明成了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我其实是这么理解这件事的,如果简单一点来看,其实每一个传统的乡村个体都在一定水平上形成了稳定的自力的生态系统,这反映在了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家中养猪,猪粪养地,地种庄稼,庄稼养人,剩余养猪…反反复复,生生不息。另一个层面其实比较容易忽视,就是物质建设发展的缓慢。这一是因为村庄的封闭,缺乏和外界的信息交换。二是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巨匠自觉的去维护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转。这体现在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靠祖上定下的伦理道德,村规民约,建造则依循前人留下的成熟经验,甚至个人的欲望都获得了一定水平上的抑制。人们依照父辈的经验生活,连幸福感都被在一定意义上不竭的重复。与此对应的建筑形态则是个性化的削减。在一个建筑形式被经验证明了在各个层面都可以用合理的本钱有效的适应到乡村的体系中以后(气候,环境,可得的材料,生活习惯…),就会被不竭的复制,而复制的工作其实不需要太多在形式上的创作发明,而只是对于已有建造经验的熟悉。
▼金雷作品:改造后的姥姥家
依然保存着有百年历史的门楼
内部保存了老房子的柱梁,夯土老墙通过镂空也成了一种景观。
这个工作大多数城市被匠人所承担,他们的经验来自于上一辈的教授。固然,这其实不料味着他们不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看似成熟的建造体系下,他们需要去措置好各种关系,这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最后形成的状态就是村庄建筑永远是以一个族群的整体面貌呈现,每一个建筑单体都相对“恬静”的融入到了所处的场地中,在统一的形式特征下通过个体之间复杂有机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种以复制为基础的建造方式也其实不是完全的停滞不前,只是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每一次重大的转变都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在被整个族群接受以后,再做为一种新的成熟经验被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建筑师所鄙夷的“复制“恰恰是乡村建筑的素质,这是一种对于连结乡村内部生态平衡来说最伶俐的也是最合理的应对策略。它一方面减少了每一次设计立异所带来的本钱损耗(时间,试错),同时也有效的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以一种物质的形式固化下来,使得文明得以延续。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的乡村是没有建筑师的,有的只是工匠。说起建筑师,这应该是个进口货。我们总说鲁班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但他其实是个彻完全底的匠人,而非建筑师。他最洪流平的体现了对于成熟技艺的熟习,而不是创作发明性。
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建筑设计做为一门学科是由梁思成先生在1928年回国建立起来的,参照的也完全是以美国宾州大学为模本的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工业文明催生出来的体系,从素质上说来源于城市。建筑师的一个非常大的特征就是他的独创性,这是被行业的竞争方式所决定了的。虽然很多建筑师都强调自身设计方法的客观性,但真实情况却是带给建筑师商业机会以及提升商业价值的最大原因恰恰是其异于他人的怪异性。他们的工作从素质上说绝不是重复已有的成熟产品,而是创作发明性的去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这源于两点。一是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生态无法象农耕文明那样沉淀下去达到平衡,这就让整个社会总是处在一个不竭前进但又布满了矛盾冲突的状态中。新的问题层见叠出,而现成的成熟经验总是显得力不从心,这恰恰带给了建筑师机会。二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又给建筑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新的解决问题的弹药。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做为一个传统的乡村体系,在它没有被破坏之前,建筑师的进入更像是一种入侵。在这个过程里,建筑师的独创性基因和农村的复制性基因会发生很大的矛盾。如果继续成熟体系的重复建造,建筑师的价值便无从体现。而如果任由建筑师激情创作发明,则带来了前期设计本钱的增加和结果的不确定,发生的最终产品也会打破既有的生态平衡。所以,建筑师下乡往往会演化为一场互相伤害的过程。
▼金雷作品:改造后的麻麻花的山坡
外墙依然保存了原来的建筑肌理
内院被空间艺术家改造成现代感明亮的厅堂和舒适的居所和脑洞大开的空间结构。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乡村建筑就不需要建筑师介入了呢?恐怕也不是。完全稳定的传统村庄里确实是没有建筑师的位置。你可以说建筑师可以给乡村带去更好的生活品质或是体验,但乡村的社会结构之所以稳定恰恰是建立在一种对于物质生活的自我克制的基础上的。但为什么建筑师有机会进入乡村了呢,简单一点回答,乡村变了。现有的乡村社会大多数已经不传统了,无论是社会结构,生产方式,还是和外界的信息交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在心里可以去向往田园诗歌的传统,但其实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原有的平衡生态在大多数村庄里已经不复存在了,平衡的打破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不克不及够用村里匠人所熟悉的建造体系去解决了。正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建筑师似乎在乡村有了用武之地。但即便如此,由于乡村传统建造体系的特性,建筑师在进入乡村的时候,也不该该简单的照搬城市里的工作模式。
▼金雷作品:改造后的山楂小院
小院从屋檐到院墙,基本保存了老宅的模样
在保存了老式格局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现代都会人对居住舒适度的需求。
建筑师可以下乡,但首先要规矩态度。想了一下,似乎有下面的几个问题可以提出来。第一,乡村建筑的主体是村庄里的人,是村民。无论是居住还是经营,只有村民才是村庄的主人。我们顶多算客人,有时只是路人。村民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被改变或是提升,但不克不及被无视。建筑的最终结果需要被使用,而使用的主体最终应该回归到村民,这样的建筑项目才能被乡村接纳,最终活下去。固然外乡人也可以在村庄里面做生意,但村民一定要从中获益。二是建筑师的设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可复制性”,这样的工作对于乡村的复兴才会真正的有意义。之所以加了个引号是因为乡村环境的复杂致使了没有一块场地会是一样的,不标准是一种常态。我们所说的复制其实也是一种非标准条件下的标准化。这样的复制与开放商那种做几个户型然后处处拷贝的做法分歧,它是建立在尊重乡村环境的多样性的前提下的复制,是一种类匠人的建筑创作。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有效的降低单次建筑设计的本钱,让农村市场成为一个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以合理操作的领域。也只有这样,新的建造才有可能被乡村体系吸收,适应,最后告竣新的平衡。三是建筑师在农村的工作既没有创作发明新形式的使命,也没有恢复旧形式的责任,而是在一个完整可行的运营体系中去实际的解决问题。归根到底,形式就不是建筑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这在一定水平上决定了建筑师的角色在乡村建设的事业中不克不及做为主导,而只能是配合。建筑师要放弃自我表示的感动,象千千万万的匠人一样,我们的名字不需要被记住,留存下去的只是一个个生机盎然的乡村。建筑师一定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没有运营的乡建最终只能沦为设计师们自己的狂欢。
遗憾的是,在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建筑实践中,无论是建筑师业内还是公共媒体,关注的焦点都经常集中在项目的形式外观上,很多人也把所谓的寻找“新中式”,“新传统”等形式立异的问题做为主要的讨论方向。我们热衷去夸夸其谈自己脑海中的传统,却无视身边真实的生活。我们一边为乡村勾画着图纸上美好的繁荣景象,一边对于村民的困窘置若罔闻。建筑师们对于项目的运营管理少有涉及,项目一完工赶紧拍几张照片走人,之后便不再过问。巨匠一做乡村项目言必谈情怀,责任,实际却是最不负责任。这样的一场运动,在很大的水平上误导了投资,迷惑了公共,迟误了乡亲,固然最终也害了建筑师自己。建筑师们看似得了奖,出了名,但之后呢?农民没有在项目中获益,建筑师也是赔本赚吆喝。农村在喧闹过后仍旧是一样的贫穷,我们的未来依旧是没有谜底。农村问题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今天看起来遍地开花的功效,无非是建筑师们在侵占了乡村资源后的自我表演,生产出一个又一个自己不会管,农民也无所适从的艺术装置。最后,建筑师们一边喊着呵护乡村,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一边沦为了破坏乡村的排头兵。
本文来自:隐居乡里(ID:yinjuxiangli)推荐关注!作者:金雷
除注明外,均为建筑师杂志原创或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或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推荐关注:景观中国(ID:la-china)。
建筑师杂志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微信chenran58
投稿:邮箱cr58@163.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