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时节,清香以供
我喜欢汪曾祺的《岁朝清供》,他写草木鸟虫、饮食男女的文字总是那么的平易可爱。里边有一篇《鉴赏家》,写卖果子的叶三,“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佛手是香橼的人工培育品种,清代才有。《红楼梦》中写道:“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的大佛手。”有一次,浙江金华的朋友和我说,有一些佛手会有返祖现象,没有长出“手指”的形状,而是像大号的柠檬。我一阵窃喜,既然佛手是香橼培育而来,那么返祖的佛手不就是香橼么。于是买了些,但可能是气候地理环境的关系,并没有汪曾祺说的“气味雅正”的味道,觉得还是差一点意思。
香橼最早作“闻果”用,是呈现在宋代。宋代《证草本类》称其“香氛大胜柑橘之类,置衣笥中,则数日香不歇”,“人爱其香气”。《武林旧事》提到南宋临安城里有人售卖“香橼络儿”。明人高濂《遵生八笺》说到:“香橼出时,山斋最要一事。”从宋代“置衣笥中”到明代“山斋最要一事”,香橼一开始是熏衣或者是芬芳床帐的实用目的,明清以来渐渐成了文人书斋案头岁寒清供首选。
前年去朋友的山庄里玩,意外发现院子里种着香橼树,虽然天黑了,还是兴奋地要去爬树摘几个。朋友说种植香橼树是本地的传统,人们种在家门口,到了寒冬季节,满树挂满金黄的果子,看着颇为喜悦。香橼果子颜色金黄,明艳悦耳,香味不像木瓜那般甜,而是清冽芬芳,放在茶桌上,丝丝幽香袭来,沁人心脾。
清代《花镜》里写道,“唯香橼清芬袭人,能为案头数月清供。”香橼摆在浅浅的大瓷盘里,可以历久不烂,随着水分的蒸发,香橼的香味还会继续转变,有一些甚至可以放至风干,有类似陈皮的香味。
雅集文化
微信号:yajiwenhua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诗词 | 国学 | 传统文化
CREAYOR造物者
微信号:zwzhe201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设计 | 手作 | 非遗 | 生活 | 文创
园冶
微信号:Yuan____Ye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山川 | 草木 | 古建 | 庭园 | 民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