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2019 | 年度推荐
2019年已然过去,《建筑师》杂志迎来了第41个年龄。在曾经的漫长岁月中,收到了来自各位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延续不竭的支持、帮忙与鼓励,我们再次深表感激。也正是这份铭感于心的深情驱策并催促着我们不竭前进。2020年是新十年的开始,愿我们巨匠可以继续携手努力,为国内建筑理论与实践的传播构筑更先进、更广阔的平台。
值此新年,小编精选了2019年1月起在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广为关注的12个理论研究议题(以文章在公众号上发布时间为序,与纸刊年份不做对应),以飨读者。在绵长的文字中,回味那一篇篇逻辑缜密、维度多元的深度好文。
衷心祝巨匠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建筑师》杂志社
1
建成环境“前传”——英国建造史研究
(总195期)
建造史是什么?文章介绍了欧美视野下的建造史内涵,回顾了1982年英国建造史协会成立的缘起,并追溯了萨默森爵士借1985年《建造史》创刊提出的“建造世界”的历史景观。文章从帕克斯顿和水晶宫的案例引出,介绍了英国建造史的研究范畴、当下功效和方法。最后讨论了建造史研究国际化的趋势和意义,兼对中国研究的启发。
2
陪都重庆文庙修葺计划:1941年
(总196期)
论述民国初年的文庙及其问题,将梁思成的“重庆文庙修葺计划”放置在时空脉络与社会关系中展开论述。讨论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与重庆市市政机构间关系;孔祥熙、梁思成、夏昌世、基泰工程司等之间的关系。也涉及战时仓促建设之间的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呵护问题。
3
超出地平线——安藤忠雄
(总195期)
安藤忠雄在还未成为建筑师之前,就像一只野生动物,将大阪看成热带森林一样地穿梭,敏捷的动作和精准的判断力让他成为为这座城市而生的野兽。安藤的建筑总是近乎顽固的理智,他相信理性会蕴含在建造中,细节会潜藏在双手中。他更像是一位布满理想的人文主义者和正统的手工艺者,他喜欢闹市里撒欢的小孩,钟爱郊区草丛里的小小的生物,也眷恋冰冷光滑的清水混凝土。
4
建筑学科的学术化和理论累积的三种范式(总197期)
学术化意味着学术活动从零散自发的状态变成学术机构和政府管理部分计划性和目标化的活动。这个过程中,不但有积累目标简直立,更有学术考评制度的引入。从美国的设计学科来看,其学术化的历史既有学科发展、社会要求等内在的动因;也包含美国大学的教授终身制评定制度等外在的要求。设计学院中要求研究活动的情形,是几乎所有学科都要求“学术化”在设计行业的投影。在世界范围来看,研究活动对于设计学科的学术发展显现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态势。
5
作为传媒机构的德意志制造联盟——20世纪初公共媒体的兴起与早期德国现代建筑话语的呈现(总198期)
德意志制造联盟及其所代表的早期现代建筑运动处在世纪之交的转型期,因而处于现代语汇开始建立、形式探索扑朔迷离、思想冲突最为激化的时期。本文从公共媒体的视角解缆,通过对制造联盟的组织架构、人员招纳、传媒活动及其文本生产的分析,勾勒出20世纪初德国早期现代建筑文化的历史图景,认可制造联盟作为一个传媒机构在理论上远超于实践的历史贡献。同时,本文也质疑了现代建筑史中普遍对其早期活动的简单化、片面化理解,指出了媒体研究对于现今世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6
相伴相生——鲁道夫·施瓦茨的并行“包豪斯”现代性之路
(总198期)
鲁道夫·施瓦茨是著名的德国教堂建筑师。本文通过梳理其自身怪异的执业经历,与“包豪斯”学派人物和宗教建筑理论的复杂关联,借助其作品中显现的对建筑意义的关注,本体的精神性与建筑空间表达的融合,从而发现施瓦茨在建筑创作过程中探寻出了另一条与“包豪斯”学派相并行的现代建筑之路。
7
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建筑而思考:《北窗杂记》导读及其所反映的陈志华思想初探
(总200期)
《北窗杂记》是今世中国杰出的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和优秀的社会批评家与思想家陈志华在1980—2012 年间为《建筑师》杂志所写的系列专栏文章,反映出他对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建筑创作以及历史遗产呵护等诸多事业所做的深入思考。作者梳理陈先生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的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建筑立异以及文物建筑呵护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而例举他的主要观点,以期对这批杂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作一较为完整和清晰的显现。
8
南宋时期日本木材进口与翠寒堂(总198期)
东亚的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建筑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日本,同时,日本的建筑文化的某些方面也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发生了影响。通过对南宋临安宫殿后苑中翠寒堂建筑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南宋时期随着日本木材进口而带来的日本建筑审美在南宋建筑中的体现,并讨论了这样的审美观念在南宋宫苑建筑中得以兴起的原因。
9
回归素质——西班牙建筑学本科教育基础教学
(总199期)
对于建筑师的培养——西班牙建筑教育是与建筑师职业资格无缝衔接的,“5+1”的学制使得西班牙建筑学结业生一走出校门就拥有签章的资格,我们可以说西班牙建筑师的职业之路在他们大学入学时便开始了。尤其是早期建筑入门的阶段,在整个西班牙建筑师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以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所建筑学院为代表的设计基础课程,则是展现西班牙建筑教育构架与思路的最佳案例。
10
面向气象学向度的新型小气候设计模式——浅谈菲利普·拉姆的“气象适应性”建筑及环境设计
(总199期)
全球气候变暖一直作为时代新命题而被设计行业着重关注,菲利浦·拉姆作为一名专注于探索建筑设计的先驱者,提出了一种以气象学为导向的新型环境设计模式。本文通过介绍拉姆在“气象适应性”设计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温度、湿度、光照三大策略方向解释了气象适应性设计中“适应气象”和“构建气候”两大体念,并结合其中国台湾地区清翠园实例,着重论述了气象适应性设计理念在建筑及城市环境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以此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局部环境小气候设计发展趋势的参考。
11
文化与人造世界——建筑史的限度
(总200期)
斯皮罗·科斯托夫(Spriro Kostof)1988年在密歇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这篇讲演是对自己革命性学术生涯的一次总结。他对西方建筑史学传统的深刻反思反映了20世纪后期美国建筑历史学科的发展转变以及在建筑史学和史观上的突破。他提出建筑史不该限于对过去建筑形式风格迭代的研究,而应成为人们为改善未来生活环境而争辩的论坛。
12
包豪斯理念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延续:从“转向艺术”重返标准 与“科学”
(总200期)
“包豪斯风格”一词至今仍时常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然而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杰出贡献却被排除在外,正是它为其后所有——尤其是包豪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是追求(艺术史)风格纯粹性(Stilreinheit)所带来的最显著的祭品之一。
2020年新刊征订
敬请期待,203期~208期(订价45元,全年共计270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快速购买
其他订阅
2019年全年六期(197期~202期)
※ 欢迎订阅 ※
(订价35元,全年共计210元)
197期•德国今世建筑与城市设计丨198期•专栏:包豪斯研究丨199期•西班牙建筑与城市研究丨200期•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专栏丨201期•建筑评论丨202期•环境调控专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快速购买
2018年全年六期(191期~196期)
※ 欢迎订阅 ※
(订价35元,全年共计210元,现九折特价190元)
191期丨192期丨193期•瑞士今世建筑丨194期•建筑遗产呵护理论与实践专栏丨195期丨196期
2018全年总目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
快速购买
2017年全年六期(185期~190期)
※ 欢迎订阅 ※
(订价35元,全年共计210元,现八五折特价178.5元)
185期丨186期丨187期丨188期丨189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专辑丨190期
2017全年总目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
快速购买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陈海娇
内容统筹:李鸽陈海娇
微信编辑:王涤尘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淘宝天猫商城:http://zgjzgycbs.tmall.com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