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350 发表于 2020-9-1 09:13:01

当你老了,住哪里啦|石旭升



6月17号下午,我去考察了绿城的乐龄公寓之后,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养老话题的叹息。当你老啦,住哪里啦?这是一个让人叹息的话题,老,让人叹息,住,让人叹息。莫文蔚三年前春晚唱的《当你老了》,所以走红,我想倒不是因为这一首励志的歌,却是一首叹息的歌。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瞌睡,回忆青春······那么,当你老了,住哪里啦?住养老院啦?住养老公寓啦?还是住家养老啦?或者,住抱团养老啦?

养老机构,死荫前的幽谷

我觉得,中国的养老现实,是庞大的老年群体和相对的政府贫困,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指望政府养老,如同行过死荫的幽谷。



世界各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

中国的老人群体,庞大到什么水平?我查阅了中国民政部的统计公报,发现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总数已经跨越1.5亿,相当于俄罗斯1个的人口。而老人数字正在快速蔓延,201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只有1.77亿人,占整个中国人口的13%,而到了2016年,60岁以上的老人快速增加到2.3亿人,占比17%。根据权威数据推算,到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3亿以上,将近中国总人口的1/5,而到了2050年左右,中国老龄人口将近1/3。

而中国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投入却是乏力的。机构养老,也就是政府养老。是政府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服务。而根据民政部的指导意见,中国只有3%的老年人口可以享受政府养老,97%的老年人口自谋前途。



图片源自网络

即即是3%靠政府津贴的养老院,他们也大多无幸福可言。9年前,我几乎走遍了这些中国有名的养老院。它们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的城市群。我觉得,中国的养老院,大多像医院。养老院,也被叫着老人院,有的就像看守所。我发现了鬼哭狼嚎的人群,他们是中国的难民。

中国的很多老人都像难民?首先表示在他们的经济地位底下,老工具不值钱。现在的退休老人,每月退休工资一般在2、3000左右,而他们的儿女,每月工资在5、6000,起码是2倍;其次表示在他们的政治地位也是地下的。他们生下的或男或女,大多为独生子女,一直被看成是一个家庭的皇帝。而老人多,儿女少,也造成了物稀为贵,物多为贱。

今天的养老,都变味了。实际上,养老原本的含义,主要是指晚辈奉养老人的意思。特别是到了汉代,年龄越老越值钱。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处级待遇,国家不但发给粮食,衣服,美酒,国王还亲自授予王杖,政治地位上,与本地的官员平起平坐。

把今天中国的老人院,全部说成是难民营,也不客观。中国简直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老人院。好比我考察养老市场时发现,广州市养老院、上海的众仁乐园、天津的泰达养老院等等,就是一些幸福的乐园。可是,却是一位难求的。



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及占比

好比我2011年去了上海嘉定区的南翔镇。南翔的名字与上海南翔小笼包子同名,上海的众仁乐园也在这里出名。据说这个众仁乐园养老院是由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兴办的,也是由已故副总理黄菊的太太余慧文一手兴办的。众仁乐园2008年开业以后,先后荣获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慈善之星、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等荣誉称号,我发现这个养老院,水池波光粼粼,绿化生机盎然,建筑空间稀疏,服务温馨体贴,又有老年大学、老人医院和环保食堂。比我们今天很多高档社区还要高档,特别是价钱不贵,一个单间的公寓每月月租金只有3000块左右。我随即想让我妈妈入住。我问什么时候可以入住,工作人员说,等20年以后吧!原来,这些优美的养老公寓只是政府的一个“面子工程”,“养老示范”,与普通老人几乎无关。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说,指望住养老院,几乎是一条绝路。

以房养老,不救命的稻草

那么,以房养老就是救命稻草吗?我们知道,中国的养老方式有3种,第一种,就是前面说的机构养老,第二种是是居家养老,第3种是社区养老。在2011年,民政部在颁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9073养老规划,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我觉得,以房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类似。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了要开展住房养老保险反向抵押(即“以房养老”)试点工作。

但我一直觉得,这更是一个“伪命题”。居家养老也好,以房养老也好,一切照旧,养老话题重又回到了原点。

前段时间有人发了一个搞怪的拼图,养老政策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会落到了自己身上。1985年的口号,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的口号,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的口号,养老不克不及靠政府;2012年的口号,推迟退休好,政府来养老。这啥意思啊?是不是依然要以房养老呢?

那么,以房养老,在哪里买房呢?是在都会养老?还是在乡村养老?都会养老的利弊很明显。在都会,社区环境好,医疗条件好,文化设施好,人际圈子也好,生活的品质自然是好的。只是污染、喧闹、拥挤,相对购房本钱也高。可是,目前房地产是升值的,升值部分可以抵消购房本钱;乡村则相反,社区环境欠好,医疗条件欠好,文化设施欠好,人际圈子也小。可是恬静,不喧闹,不拥挤。至于环境,如今乡村的污染有可能不亚于都会。所以综合来看,住在都会,相对是一个苟且的选择。



2005-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转变趋势图

可是,城市的污染也是一个不成忽视的问题,好比北京,几年前一个环保人从北京来南京看我,他的一句话让我震惊。哦,南京真好,在这里可以打开嘴巴呼吸了。可是,南京相比三亚,又要逊色很多。我山东的一个朋友几年前买了三亚的住宅。因为三亚,温度不像海口那么冷热不均,也不像海口那样湿润。三亚的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不高,只是海口的3分之1,而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有些偏高,可是比起海口,就好多了。海南冬季的平均湿度高达95%。

2011年春节,我和我的爱人去海口的时候,挑了很多酒店,就是不满意,所有的床褥都是湿漉漉的。后来找到一家有加湿器的酒店,才勉强可以住下。特别是三亚的医疗条件不错,有301医院、哈医大等分院,还有跨省医保、远程会诊的医疗机制。但我山东朋友却一样面临困惑。因为三亚是三线城市,房价没有什么增长,而他一年才有空去住上半个月,买这样的房子太不划算。如果出租出去,只有冬季一个季节值钱,全年出租,既租不了几个钱,又违背了他买房的初志。

所以我觉得,以房养老依然不是救命稻草。我个人却是倾向于“租房养老”。当我老了,我就想租房养老,可以根据分歧的季节,选择分歧的处所居住。春季,可以选择云南的西双版纳;夏季可以选择长白山或者威海;秋季,可以选择成都;冬季,可以选择世界长命基地巴马。特别是租房子的本钱其实不贵,最节省的租房子一年1万块足够。



2007-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

真能这样,也就没需要以房养老了。可是,更多的人还在寻求新型养老的曙光,好比公寓养老。

公寓养老,专门化的利弊

说到公寓养老,我就很自然的想到如今97岁的片子明星秦怡。上世纪30年代演片子,演了78年片子,演片子的时间比普通人的寿命还要长。正是她,10年前成了上海亲和源养老公寓的业主。而我2011年考察亲和源时,第一次感受到养老公寓的“曙光”。

国内叫得最响的老年公寓亲和源,位置就在上海浦东的康桥镇,是一个12幢的多层带电梯的社区,总共有838套房子,社区全部采取无障碍化设计,是一个既自力又开放的老年生活社区。项目绿化率 51%,容积率1.2,比我们今天大多数住宅的舒适度要高很多。而配套,社区外部有城镇的配套,社区内部,有老年商业街、公共服务大楼、配餐中心、健康会所、老年护理院、室内游泳池、水疗、老年大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老年保障的医院,曙光医院,三级甲等,以老年专科为特色的颐养院。并配有绿色通道,大病患者可乘班车前往市区的曙光医院。



中国失能老年人口统计分析

秦怡,一头银发,就像一个普通老太太,在亲和源里欢度晚年。分歧的是,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洗冷水澡,似乎生命不止。秦怡也是老年大学的精神领袖。而对于花上几十万就可以在这里颐养天年的业主们,个个也都神采奕奕,潇洒自如。享受自力的、有尊严、有品位的退休生活。在基尼指数世界之最的中国,老人也是两级分化的。那么,老年公寓,是让一部分老人先养起来。

我觉得,公寓养老,与以房养老最素质的不同,在于社区的专门化。也就是说,老人被归纳在另一个世界。专门化的利弊也就凸显出来。好处,老人是一个时代的产品,有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知音;坏处,与三代同堂和四世同堂的家庭隔离,被分隔到,撇到另外一个世界。加之养老服务在中国尚不成熟,公寓养老,有可能花钱找罪受。如何让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才是这个财产的根本,才是竞争突围的关键。特别是目前养老地产财产,总体上看,虽然是一片蓝海,是很多开发商觊觎这块大蛋糕,可是早期却要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投入过高,维护本钱较高,是一个慢、贵、不赚钱的财产。所以,作为消费者,依然会对如何养老迟疑满志。

好玩的是,去年年初的时候,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首次访华的核心话题,就是养老财产合作。马克龙缘何这么热衷养老,可能是这位41岁的年轻总统,太太布丽吉特已界65岁,已经到了养老年龄,还可能是因为法国的养老事业比中国成熟,他的访问随从中就有世界养老巨头欧葆庭。而我更觉得,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使养老财产生机一片。

抱团养老,都会里的乡村

绿城的乐龄公寓,就是中国布满生机的一个养老项目。绿城的养老地产,比上述养老公寓来的稍晚一些。现在,绿城的“学院式养老”,已经深得人心,其核心,是“颐、乐、学、为”。养老,不再是被动的防老,而是主动的享乐;老人们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被诱人文化拧成了一股绳,布满力量和弹性。截至2012年底,绿城已经拥有颐乐学院校区20多所,全国注册学员2000多人,足迹广泛北京、上海、浙江等十余省市地区。实现老年人物质与精神的“双盈晚年”。



绿城深蓝乐龄产品效果图

去年年中,我专门抽时间考察了位于浙江桐乡的乌镇雅园。这是一个建筑50万的养老社区,里面有独栋、多层、小高层多种形态。主要有50、70、90和120的户型。休闲商业、星级度假酒店、医疗公园、颐乐学院,其中仅仅是颐乐学院,建筑面积就跨越2万平米。正是这样一个诺大的养老社区,却被1平方公里的乌镇健康养生养老园区所包抄,不远处就是5A级景区--乌镇。





绿城深蓝乐龄外立面实景图

前几天,我看了南京南部新城的深蓝乐龄公寓,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乐龄公寓就像都会中的乡村。我在前文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在都会养老?还是在乡村养老?得出的结论,还是应该选择都会。现在很多儿女都把父母接到都会安度晚年,也就佐证了,都会相对还是一个苟且的选择。可是又不克不及尽善尽美。实际上我认为,真正的养老圣地,一定是都会里的乡村。



绿城深蓝乐龄茶堂实景图

都会性,表示在南部新城是南京第三个CBD,又在南京的南北发展轴上,更是南京的地理中心。而区域面积又是南京河西的3倍,规划的居住人口约160万,政府计划在10年时间投入1500亿进行打造。而从交通来看,就是南京最动感的地带。看轨道交通,目前4根地铁交汇;看道路,仅仅是主城连接机场的高速就有两条。从配套来看,与养老地产关联最大的就是医疗。距离项目4公里左右的“南部新城医疗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是由南京市中医院整体搬家过来。从商业来看,南部新城商业总体体量高达160万方的规模,相当于5个德基广场,或者6个河西万达。未来南站核心区及四周的地下开发面积将多达281万方,分为地下三层,主要以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活动功能为主生活极为便当。



绿城深蓝效果图

乡村性,表示在深蓝乐龄公寓拥有近4000㎡ 中心景观花园,超大的绿化景观一路延续,穿过建筑边沿,直到建筑底层的架空空间,形成一个完美的无边嵌入式花园,建筑犹如生长在花园之中,与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4000㎡中心花园,包含入口水景、芳香花园、阳光草坪、颐乐农场、绿植景观。特别是绿植景观,一直是绿城的拿手戏。无论在杭州还是北京上海,每当交付一个楼盘,城市获得一致好评和圈内同行的参观学习。五大功能分区,以青老年人生活休闲颐养为主要考虑方向,既能品赏到鲜花的芬芳,又能劳作在颐乐农场体验农耕的愉快,还能与家人晚辈相聚在阳光草坪,欢声笑语,丰富多彩。



绿城深蓝乐龄空间实景图

正因为深蓝乐龄公寓是都会里的乡村,所以才打出“抱团取暖”和“一碗汤的距离”两个概念。抱团取暖,是指志趣相投的朋友住在同一个社区。南京是世界级城市,更多的人害怕隔离和孤独,这些原本在南京同一个圈子里人,可以欢聚在同一个公寓里,相互关照,相互促动,也能更好地利用医疗和文化配套;而一碗汤的距离,是指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但又靠近居住,不相干扰,需要时就能及时关照。爱,只有一碗汤的距离。

而深蓝乐龄公寓适合老人安度晚年的设施和服务,能为业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也让父母和儿女无忧无虑。包含健康体检服务、乐龄配餐服务、乐龄生活服务。深蓝乐龄公寓打造了动态教室和静态教室,可以在动态教室里抚琴、跳舞;在静态教室中写作、下棋;在文化会所品茶、冥思。



绿城深蓝乐龄动态教室实景图



绿城深蓝乐龄静态教室实景图

那么,深蓝乐龄公寓是一个怎样格局的公寓呢?是一个占地1万建筑4万平米的精致的社区,4栋高层都为南偏东30度朝向的社区,建筑立面为玻璃幕墙,可以超大景观。一层为4米8的架空层,有棋牌、健身、儿童游乐中心、悠闲坐椅等,同时有近4000㎡的园区景观会所。总共有368套,有105、119两种户型,超大景观视野国内少见,总价250万以上,很多买家都是儿女在周边有大房子,让父母就近居住。也有例外,好比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以前住在三山别墅区,后来准备换到这里养老。



绿城深蓝乐龄空间实景图

这就是我前些日子,采访深蓝乐龄公寓的感受。我觉得,养老公寓最大的难点,在于养老公寓经常走在都会和乡村的两极。而抱团养老,有望兼得都会与乡村的优势,兼得物质与精神的双盈。为此,我通过这篇文章发出邀请,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我们抱团养老吧!这样,当我们老了,头发白了,就不会睡意昏沉,炉火旁瞌睡,而是布满喜乐,回忆青春······

对绿城深蓝项目感兴趣的网友无妨前去了解下,地址是: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1468号绿城深蓝生活服务体验馆,联系德律风是:025-6888999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你老了,住哪里啦|石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