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营造,最详解析【附完整案例】
01
工具方
关于空间的理解
在东方,中国古代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写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段话中,老子提到了“空间”的哲学思想:有形的容器与无形的空间。
在西方,什么是“空间”?康德在他的《纯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一书中谈到:“对于空间并没有先验的规定。因此,空间的概念······无法通过实践来获得”。维尔纳·布雷泽在他编著的《工具方的会合》一书中写道:“对空间的体验——由观察所发生,应感觉而多彩,由灵感所表达——不过只是我们接近空间的方式而已。当我们试着去‘理解’空间的时候,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术语就有可能成为关键词。‘空间’这个词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直到我们不经意间站到了路灯下,包抄在‘光的空间’中。尽管周围漆黑一片,可是这个‘光穴’(cavern of light)却是完全开放的——它的‘墙体’不是实体,而是近乎透明的、无需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易地穿行而过,然而人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空间的存在。
空间——描述的是一些相当简单的事情:一处能遮风避雨的处所。然而它同样也可以延伸到最神圣的事物中去,延伸到精神领域,以及延伸到对提升生命境界的渴望中去——以求不朽。空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建筑自己,而且存在于各种分歧的设计媒介之间。”
02
景观
的空间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空间,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然而,空间的概念从建筑设计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景观材料和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合。一方面通过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分歧的景观材料,带给观赏者分歧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歧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功能、形式和特色。
景观空间的标准一般从10M x 10M到100M x 100M的范围之间,特别在中国这样地区广阔的国家,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空间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合的标准。因此,根据分歧的标准,我们把景观空间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为小型的景观空间,如广场、活动场地、道路环岛等城市开放空间,展现出开放性的活动及交通等城市功能所带来的美感;
第二类为中型的景观空间,如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城市防护林带等区域,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地区景观特色;
第三类为大型的景观空间,如城市中心区、滨水区、乡村风貌区、历史呵护街区等景观空间,展示出该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
03
分歧空间属性
分歧空间特质
景观空间有分歧的空间属性,并由这些属性发生出分歧的空间特质,正如约翰·O·西蒙兹著的《景观设计学》一书所列举的以下十种类型。
紧张 ——不稳定的形式;零碎的组成;不合逻辑的复杂性;价值转变幅度大;色彩不和谐;令人紧张的强烈色彩;线或点缺乏视觉平衡;没有视线放松点;坚硬、磨光或锯齿状的概况;不熟悉的要素;耀眼、刺目、发抖的光线;在某一范围内令人不舒服的温度;尖锐、难听、使人极度紧张的声音。
松弛——简洁;标准包含从私密到无限的空间;适度;熟知的事物或材料;平滑的线条;曲线构成的形式和空间。结构具明显的稳定性;平展、怡人的质地;令人愉快而舒服的形状;柔和的光线;镇定的声音;布满了宁静的白、灰、蓝、绿的空间;‘无须多想’。
恐惧——感到受限制;明显的陷阱;具压迫和忍耐的特性;没有指向;无法判断位置和标准;隐藏的区域和空间;潜在的袭击的可能性;倾斜、扭曲或折断的平面;不合逻辑、不稳定的形式。危险而不成靠的底面;危险;无呵护的空间。尖锐突出的要素;扭曲的空间;陌生、可怕、惊人、怪诞及离奇的事物;暗示着恐怖、痛苦、苦闷或使用武力的符号;模糊、昏暗、可怕、残暴的场合;昏暗哆嗦、令人目眩、鲜艳夺日的光线;青蓝色、青绿色;反常单一色彩。
欢乐——自由的空间;平滑、流动的形式和图案。转动、翻腾、旋转的运动;缺乏约束;迎合情感而非理智的形式、色彩和符号;世俗;随意;无约束;可接受的做作;受人青睐的、外表奇特的事物;热烈、明快的色彩。闪耀、闪烁、发射、灼热的光线;节奏轻快、感情充分的声音。
寻思——当主体陷入冥思的时候,标准就不那么重要了;整个空间温和而不见圭角;没有讨好的成分;没有尖锐对立所引起的心烦意乱;如果使用符号,那它就该与寻思的主体相关联;空间发生一种孤立、私密、超然、平安与平和的感觉;柔和、漫射的光线;宁静、消退的色彩;如果有声音,也是那种可在无意间领略的、柔化了的声流。
动感——巨人的形体;繁重的结构韵律;固体材料如石头、混凝土、木材和钢材;粗糙自然的质地;有尖角的平面;对角线;有沟槽的垂直面;兴趣集中于活动的焦点,如讲台、集合点或者现有大门,通过它人们可进入空间。有曲折的线条、成束的光线和形式、图案、声音的高潮所引发的动作;强烈的原色-----深红、鲜红或橘黄;飘扬的旗帜;闪亮的军歌;军乐;声音的洪流;渐强的铃声;铜锣的敲击声;喇叭的演奏声;鼓的震撼声。
性爱——完全的私密性;房间的内向性;支配焦点;亲切的标准;低矮的顶棚;水平面;流动的线条;柔和圆润的形式;角和曲线的并列;精致的织物;奢逸柔顺的概况;异国情调的成分和气息;柔和的、由玫瑰粉红到金色的光线;节奏性强、令人兴奋的音乐。
高尚的敬畏——超出于常人体验的巨大标准;同低矮平展相对比的高耸形体;使人在宽阔的基面上伫立,而目光和思维却沿着垂直面升腾的空间设计;指向上方远处或超出无限的符号;完整地构成秩序,通常是对称的;高度发展的序列;使用昂贵而持久的材料;预示着永恒;利用纯白色;如果要用颜色,那也该是冷调、单色调的,如蓝绿、蓝、紫罗兰;漫射光中的强烈光束,转达着玄虚信息的深沉、圆满、升腾的音乐。
不愉快——令人沮丧的运动或展示序列;与期望用途不符的区域和空间;障碍;多余;过度摩擦;令人不舒服;恼人的质地;材料的不恰当运用;不合逻辑、虚假、不服安、冗长乏味、俗丽、单调、秩序混乱的事物;不合宜的色彩;喧闹的声响,令人不舒服的温度或湿度,令人恼火的光线;丑恶的事物。
愉悦——无论它是空间、形式、质地、色彩、符号、声音、光线、性质、气味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与用途相符、期望、要求,愿望获得满足;序列得以发展并趋完满;转变中有统一;和谐的关系;美的综合特性。”
04
景观空间功能
与形态的联系
景观空间的形态与功能是相互关联的。空间形态为功能服务,同时功能也造就了空间形态,正如19世纪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在设计中要“形式追随功能”。
例如用于居住的功能所营造的景观空间,它的形态应该是恬静而简洁的、安插满足生活使用所必须的灯具、休息座椅及活动场地,没有使用张扬和夸张的大体量构筑物,也没有使用强烈而刺激的颜色,而是大面积种植常绿和落叶相搭配的植物,包含丰富的地被、花卉、灌木以及乔木等。
又如用于儿童活动的功能所营造的景观空间,它的形态应该是安插了造型夸张、色彩丰富、质地多变的玩具和活动器械,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愉快地玩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人国”。
再如用于展示城市形象的景观广场空间,它的形态应该是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以满足市民交流、活动的需要,绿化基本以种植在铺装上的阵列式大树为主,灯具的体量较大并要满足照度的要求,休息座椅和垃圾桶的数量比较多,广场上有一个或多个地标性的雕塑、小品或水景,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和内涵。
05
中国传统园林的
空间营造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而这些哲学思想中对空间营造影响最大的是“道(Tao)——它是世间万物所内在的,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它是隐含在万物(Creation)之中的创作发明意志(creative will)。”《景观设计学》一书引用史迈玫(Mai-Mai Sze)对“道”的进一步解释:“道——中国最基本的关于自然之秩序与和谐的思想。这一伟大的思想发生于遥远的古代,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得出——日月星辰的出没,昼夜的轮回,季节的交替——预示着一种规范着天地间一切形式的神圣自然法则的存在。它的最初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与自然(道)的力量和睦相处。这是生存和健康的基础。”
其中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人和自然在素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由于这种思想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所以它代表了东方的“生命的哲学(philosophy of life)” 。在这个哲学中,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朝着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有”和“无”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道的理论中,“无”就是“阴”,“有”就是“阳”,阴阳的转换就如同无和有一样。
正如《工具方的会合》一书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进行对比,得出工具方的上述两种建筑作品都可以看作是“老子基本思想的一种开拓性实现” 。该书将东方的哲学思想及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整理如下:
“人和自然以及素质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不成分割的;室内、室外两个极端跨越了空间的界限,构成了一个整体;让人感觉自由的空间,意味着渗透、灵活和轻盈,借助墙体构成的网络体系来达到突出‘空’(void)的目的;‘无’(invisible)借助‘有’(visible)来发挥作用,而且界说‘有’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上,前述的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结构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等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关系之中,然后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 内和外
“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中国古代关于空间的连续和统一的思想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谜底:‘花园在什么处所结束?房屋从什么处所开始?哪里既是花园结束又是房屋开始的处所?’······ 1928年,密斯·凡·德·罗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总结为“由内及外,由外而内”(From inside to outside, and from outside to inside.)”由“内外”的概念继而延伸到“通”(Transparency)与“透”(Permeation)。“传统的中国建筑示范了如何完全适应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日常的饮食、睡眠,还是诸如冥想之类更高条理的精神活动。人们住在能够让自己完全自力的空间里,这空间同时又提供了向外开放并包涵外部世界的可能。这种开放可以进一步细分:对坐着的人来说,它截止到篱笆或者由灌木、小树围成的绿墙;而对站着的人来说,它框在柱子和房顶低矮的檐口轮廓中,向地平线的广阔视野里延伸。于是,外部景观进入了内部世界:这种身处自然的空间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美的感知与共鸣。这样的‘自然’已经左右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开放式平面长达几个世纪。”
● 动和静
动态空间是指如山上奔流而下的瀑布或泉水、空中的飞鸟、水中的鱼儿、四季发芽、开花、长叶、落叶、变色、结果的植物,以及在园中漫步的游人等;静态空间是指如屹立不动的石头与假山、砖、石、沙砾所铺砌的步行小径、供人休息的桌椅,以及平静的湖水等。“动和静”是表达生机勃勃的动态空间与恬静祥和的静态空间这两种状态的对立统一,两者在中国传统园林及其建筑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地相互转化。我们可以想象,昔时园林的主人和朋友们恬静地坐在水边、树下以及建筑旁听戏、喝茶、赏月的情景,那是整个园林最完美的时刻,空间由于有合适的人的存在而显得圆满。因此,可以说当人作为主角成为“动”的一方,自然成为“静”的一方的时候,人与自然就合二为一了。
● 虚与实
“虚和实”是在探讨“无形和有形”的空间。“虚”是指“没有”,但这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用老子的话说,自然就是“太虚(the great void)——天地统一体,也就是人类安居乐业之所中一个建立秩序的因素。”另外,从人的角度来看,寻思(或称“冥想”,meditation)就是一种典型的“虚与实”的关系。《工具方的会合》一书写道:“在东方,寻思一直都是生物力(life-forming energy)。寻思就是要贴近内在之中人类潜能和局限的原点,只有在那里,人类意图的素质才有可能为人所见并得以实现。在人类寻求内在原点的努力中,身体和精神获得了统一。这个缄默的修行可以让人变得自律和质朴。从这点来看,东方智慧的解缆点就是,把诸如此类的体验放到人与空间、建筑与生活的关系之中。”
● 建筑贴近自然
建筑应当贴近自然——这一观点在工具方都是一致的。在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上,建筑物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自然很好地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秩序与功能这两个名词在西方古典建筑中几乎是同义词——美取决于严格的对称,得益于以黄金分割为依据的直线、三角形、方形以及圆形的数学计算。如果把这样的美强加给自然的话,那么获得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和巴洛克园林——凡尔赛宫园林、佛罗伦萨园林以及布吕尔园林等等。它们都是建筑形式的附庸;自然的野性被人类的观念驯化了。
另一方面,将自然带入建筑的测验考试以及将建筑带入自然的测验考试——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自然所具有的那种自由、跳跃以及流动的形式语汇上来;由这人们能获得更多诸如‘自由’、‘活泼’、‘原创’、‘质朴’、‘怪异’等。这种形式语言用老子的话归纳如下:‘大直若屈,风雅无隅,大象无形。’中国的园林落实了老子的话,以苏州园林为例,其园林的形态都是效法自然而形成的。在18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以契斯威克和布伦海姆为例,自然决定了景观园林的发展方向。”
● 营造意境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如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提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而且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宋代苏轼评王维(字摩诘)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以诗情画意总是紧密联系,不成分割的” 。
而相对于上述诗画艺术,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真实的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其实不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依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品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如明代计成《园冶》一书中描述意境的语句不堪枚举,如“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白苹红蓼,鸥盟同结矶边”,“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寻幽移竹,对景莳花;桃李不言,似通津信;水池倒影,拟入鲛宫”等等。
06
空间营造
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结构、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等三个部分。
第一、空间结构。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平安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空间却给人分歧于建筑空间的通透、流动和转变的心理感受。因此,在传统园林中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分歧空间的对比和融合。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上述特点,巧妙地结构园林空间。
第二、路径引导。通过步行道、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游人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地观赏到整个园林。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
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结构,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发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
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结构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07
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项目名称:天津泰达格调竹境
【推荐阅读】
上海徐汇万科中心绿轴公园【岩石园】,从设计到落地全程!
俞昌斌深度剖析:今世中国景观设计十大范本
【招 募】
景观周作为行业开放平台,诚邀乐于分享的行业人供稿,为行业输送更多有价值的文章,共同增进行业交流分享。联系德律风及微信:13580391350
注:本文由景观周特邀作者:俞昌斌原创投稿,
版权归原作所有,仅供学习交流
文中拙政园图片来源于蚂蚁景观
欢迎转发,转载请在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景观周 | 园林景观第一服务学习平台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获取更多内容
『 最系统的景观设计方法论与项目复盘课 』
点击图片查看课程详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