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37 发表于 2020-11-12 08:20:32

当设计走进乡村,农民回迁房也可以这么美!



看似江南水乡,

却又布满现代气质。

独具匠心的建筑令人好奇:

“这是农民的自建房吗?”

“是对外出售的别墅?还是民宿?”



谜底都不是,

建筑师的回答令人惊讶:

由于房子年久失修,

政府确权收储这些老房子,

统一代建46户安设房,

村民们只需补与原来住房面积差,

简单说,

这是一批“农民的回迁安设房”。

这12栋房屋,

46户民居是杭州首个“杭派民居”示范项目,

位于浙江富阳东梓关村,共占地25亩。



[东梓关村之前的面貌]

“杭派民居”是什么?原来,东梓关古时是著名水上关隘,历史悠久,多处古迹保存完好。近年来,随着“杭州市重点历史文化古村庄”呵护工程的推进,一批老房子回购,加上相关整治工程涉及房屋拆迁,有数十户村民需回迁安设。为了避免村民各自建房,破坏古村庄整体呵护,杭州市提出了建立一批市级“杭派民居”重点示范村和一般示范村的设想。



白色的墙壁,黛色的屋顶,

配上流线般的屋檐,

看起来每一幢房子都彼此联系着,

外实内虚的界面措置宅中有院的空间模式,

尽显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



“这个房子我太满意了,以前的老房子面积小,里面乱七八糟的。现在的房子外表特别有特色,而且功能分布很全,还配上了绿化。” 新入住的村民朱玉萍说。



房子的造价是一平方米1376元,总价一共40多万。每一户都有三个小院子,前院放置单车、农具等,侧院放置柴火、杂物,南院用作休闲绿化。房屋基本为三层结构,有4个以上的卧室,还有客厅、蕴藏室等。



[总平面图]



[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

“这就是东梓关的新杭派民居。我们测验考试用一种抽象、写意的符号,构造出一种在空间上有收有放,有院落也有巷弄,具备江南神韵的那种今世村庄。” 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孟凡浩,一面率领众人穿行于幢幢小楼之间,一面论述着他的设计理念。



“刚刚接到‘杭派民居’项目的时候,这里都是破败的房子,改造它们不但仅是修复或者过度美化外观,而是要在保存老房子核心里面的基础上融合到一些现代生活理念进去,我们一直在追求新与旧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建造出来的民居首要的功能就是给农民住,怎么样才能让农民住的舒服?是改造“杭派民居”面临的首要问题。



整个设计团队走进本地居民家里,体验他们的生活,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进行了科学的调盘问卷,最终建成眼前美丽又宜居的“杭派民居”。

“空心化”的村落和单一的居民年龄结构,致使乡村的破败荒凉,而现有的单一宅基地划分原则,催生了大量军营般的农居点。如何通过设计,恢复传统村庄的原真性与多样化的场合感,是他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不管设计师的目的如何,对村民来说,经济实用一定是最关键的。”2014年至2015年间,设计团队在东梓关调研“不下一百次”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传统建筑中的灶台、天井和后院要保存,要有蕴藏农资和农具的专用空间,最好还有个停放电瓶车的处所,造价不成太高……他把村民的诉求一一记在心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关于杭派民居的初步设计方案。





在形式上,这片杭派民居借鉴了画家吴冠中水粉作品中的江南民居式样,以其微曲而优雅的屋顶线条为切入点,形成一条条连续而不对称的曲面屋顶;

在材料上,则选用最为经济的砖混结构形式,配以白涂料、灰面砖与仿木纹金属格栅等,减少对木头、夯土和石头的用量,既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又便于村民日常使用与维护。



一年后,一幢幢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新农居,就这样呈现在村口最显眼的位置上,成为东梓关人最为自豪的新风景所在。



微风细雨,

将自己置身于青砖黛瓦之间,

脚下踩着鹅卵石,

心中却不由想起郁达夫的语句,

“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

在这里,乡愁无需漂泊。



文章来源:民宿邦

往期精彩文章

中国人的根与魂在乡村

疫情过后,乡村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留不住的瓦房,回不去的故乡!

2020最新农村查询拜访述说出炉,10个方面把“三农”问题讲透了!

关于乡村的一切,总能牵动无数人的心

1000个共享田园,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

《1000个共享田园计划》

共享田园以“共建、共享、共生、共赢”为理念

为了构建一个有品质的田园生活和乡村财产体系

提倡市民与村民互助、商业与情怀兼顾

效益与公益并举、线上与线下联动

共建乡村旅居与微农场空间

共建者可以一起耕作、交流、学习、运动、创作、游乐

可以在全国同系列共享田园里免费旅居生活

. . . . . .

扫码详细了解

《1000个共享田园计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设计走进乡村,农民回迁房也可以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