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赢建设咨询·美好乡村别墅建造星球·精品乡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64|回复: 0

那年,汴梁城的“乡村旅游”,透出一种优雅的美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389

帖子

11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7
发表于 2020-6-25 0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乡村聚落形态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汉代《古诗十九首》里描述道,“郁郁园中柳,青青陵上柏”,汉乐府则描述为“工具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w1.jpg

而在唐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与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简直成了古人村落的模板。

宋朝乡村

唐朝早期推行在乡村聚落中设立村正的制度,尽管历代各地实际的聚落名称仍难免名目繁多,可是“村”从此成了最通用的名称。进入宋代后,随着人口增长,村庄的数量与规模则一步扩展。

翻开水浒,书中关于村落的描述是“田园广野,一周遭青缕如烟,四下里绿茵似染。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如果这只是文学的虚描,那这一句量化后的视觉即是 “一周遭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非常震撼。

w2.jpg

宋朝的村落,处处都描绘着茅檐、牧童、炊烟、雁叫、乌啼等排场,还有那些被树林环抱的景象。每个村落都是“茅檐傍涧,古木成林。”

宋朝的柳堤回环,疏密远近、直曲穿插。天空浮动的白云,与烟雾迷朦中的远方树林相接。岸边有游船停泊,水上小舟来往,近处柳梢上露出酒旗,如此之美,可谓只有宋朝才能体会到了。

w3.jpg

宋朝政府格外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而农业发展带来了农村繁荣,最突出的表示是乡村城镇化速度较以往明显加快。

宋朝之前,“镇”主要是用来驻军用的,宋朝逐渐减少了军镇数目,将“镇”的主要职能向乡村商品交易转变,除此之外,广大乡村还呈现了大量的“草市”,据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统计,那时全国有各类“草市”27607处。

w4.jpg

走进乡村

宋朝乡村发展繁荣,带动了旅游的兴起。一方面乡村面貌的改变成旅游提供了“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商人、官员以及富裕起来的城乡苍生成为旅游消费的主体,在游览繁华都会、名山大川的同时,他们也愿意走进乡村,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w5.jpg

据统计,有近500位宋朝诗人留下了田园诗,总数跨越4000首,这些数字大大高于前代类似作品,宋代以前田园诗被认为写得最好且诗作较多的是陶渊明和王维。

w6.jpg

宋代乡村旅游者中还有一个特殊人群,就是应试的士人,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各地来京城应试的“贡举人集阙下者万四千五百六十二人”,由此拉动起的“乡村游”几乎成常态化,可以想见,他们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繁盛。

w7.jpg

农民辛苦劳作,农闲时也希望获得放松,他们既是乡村旅游的组织者,也是乡村旅游的介入者,苏轼在《和子由蚕市》一诗中写道:“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农民也具备了旅游的兴趣与渴望。

特色旅游

旅游者走进乡村,自然要观赏农事。在宋朝诗人的笔下,几乎所有农事活动都被写入诗中,有“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亲自体验农业劳动,有“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或者“菊援分阳甲,滕岩下早英”,进行采摘活动。

w8.jpg

春季,乡村百花盛开,一些乡民看到种植花卉能带来商机,就有意识大量种植以吸引游客。洛阳等地素以牡丹著称,本地还组织起牡丹花会,赏花也卖花。

欧阳修曾记载说,花会上“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说的是稀有牡丹花品种“姚黄”价格非常昂贵,种花、卖花甚至嫁接新品种成为一部分乡民吸引旅客并实现致富的手段。

w9.jpg

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因地制宜,推出自己的特色。洛阳主打牡丹,成都附近的乡村则开发出“游江”“蚕市”等活动。

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描绘:“于是,都人士女,骈于八九里间,纵观如堵。抵宝历寺桥,出,宴于寺内。寺前韧一蚕市,纵民交易,嬉游欢乐,倍于往岁,傍晚方回。”

w10.jpg

有些处所还举办“药市”、“庙会”、“道会”等活动,这些“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活动,在那时广大乡村已不是稀罕事。

w11.jpg

宋朝乡村旅游中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流行的娱乐活动,其中荡秋千是寒食、清明前后踏青郊外游的一项“保存活动”,被称为“半仙之戏”。放风筝也非常盛行,“万人同向青霄望,鼓笛声中度彩球”。

繁荣经济

宋朝之前,旅店业的主要经营者是官府,基本是为国家驿站系统配套服务的。宋朝以后,在鼓励商业活动以及旅游业兴盛的布景下,私营旅店业开始兴旺发达,不但大城市里旅店林立,而且广大乡村也处处开设了旅店。

w12.jpg

在宋人的诗文中,“村店”“野店”“郊店”“山店”以及“逆旅”等随处可见,宋仁宗时“朝廷发兵屯定州几六万人,皆寓居逆旅及民间”,显示出乡间旅店的巨大容纳能力。

那时的旅店业经营已较为成熟,很多旅店订价时已与旅游的淡季、旺季相挂钩,每到旅游旺季或者科举应试期间,“虽一榻之屋,赁金不下数十楮”。临安钱江潮是著名旅游景点,每到观潮时,“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那时观潮的人多住在周边乡村,旅店费用较平时自然也翻番上涨。

w13.jpg

乡村旅游带动的不可是旅店业,一些人看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商机,于是投资修建私家园林供人游览,类似于现在的公园,园主通过收取“茶汤钱”来获利。

发展乡村旅游,吸纳了大量劳悦耳口,旅游业及相关的旅店业、饮食业、种植业、交通业等都从中受益,进一步繁荣了乡村经济,也为朝廷增加了税收。

w14.jpg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全国各地“草市”为朝廷增加的商业税高达420 多万贯,约占那时全国财务总收入的10%。宋朝被称为“最富的王朝”,繁荣的乡村旅游业在其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推荐阅读:

    特色小镇完整运营思路和流程!

    丹寨万达小镇规划鉴赏,成败还得看运营!

    国家统计局公布乡村振兴调研结果
    以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土地如何审批?

    你关心的农村宅基地的所有问题这里都有谜底!

    22个农村改造案例:重构中国乡村风貌

    一个中国村支书考察日本乡村后的感悟

    100多个陌生人组建了一个循环永续的乌托邦生态村!

    盘点国外最火的6种亲子农场模式

    文旅投资老兵的24条忠告!

    新物种“阿那亚”:从4000万到30亿”文旅复活”之路!


    这才是真正标准田园综合体!别瞎搞(建议收藏,附打造方案)

    蓝城集团文旅及农业研究(完整版收藏)



一介乡人 | 中国乡村财产探路者

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识别即可添加关注

w15.jpg

w16.jpg

声明:图文素材源自网络,仅做分享学习之用,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  荐  关  注



私宅建造 | 专注小而美的空间设计建造平台

为设计师带来更多增量业务

为业主快速匹配好的设计师

设计师免费入驻

业主免费咨询

业务成交平台不收任何中间费用

了解更多详情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识别添加关注

w18.jpg
温馨提示: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发帖人即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如果本站文章内容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996741585@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围炉码头|工程合作主题商务空间|成都汇赢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16737号

GMT+8, 2025-2-6 17:46 , Processed in 0.0701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