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赢建设咨询·美好乡村别墅建造星球·精品乡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72|回复: 0

WA | 土木楼里话建筑——方院环廊中走出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教育 | 起点:建筑教育空间(1)

[复制链接]

1497

主题

1498

帖子

53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31
发表于 2020-7-2 0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木楼里话建筑——方院环廊中走出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教育

Architecture Conversation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HIT: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Derived from Square Courtyard and Ring Corridor

薛名辉,叶洋/XUE Minghui, YE Yang   

摘要:土木楼空间群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教育的主要发生地,岁月流转中积淀出了独有的空间印记。本文从空间的“形、用、序、界”4个角度入手,描述空间群中方院、环廊空间模式下的教学与生活情境,并辅以作者20年的空间感知与回忆;旨在通过建筑专业教育布景下空间演变的论述,阐释空间特质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

关键词:土木楼,空间群,方院,环廊,建筑教育

学院空间是建筑教育的承载,而建筑专业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空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土木楼空间群,指以建筑学院所在地建筑馆为核心的,由西大直街、公司街、联发街和海城街4条街道所围合起来的一系列建筑与空间,包含俗称“前楼”的土木楼、俗称“后楼”的哈工大博物馆、沿海城街的食堂及规划设计院、沿联发街的A05公寓楼等。其中,哈工大博物馆即为哈工大前身中俄工业铁路学校旧址,是哈工大的发源地;而土木楼则在1953年建成之后,因专业教学分工之故,区别于后续陆续完工的机械楼、机电楼而得名。1959年,土木楼成了自力扩校所成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主楼;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工大与哈建大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成为哈工大建筑学院所在地。

笔者自入学,直至博士结业留校工作,一直生活、工作在这美丽而又沧桑的土木楼空间群内,二十载年龄,二十载青春的喜怒忧愁;介入了空间群的延续演变,也见证了土木楼的怪异与传奇。

1 典雅之形

环境是最好的学习,土木楼空间群正是如此。若从建筑风格与审美倾向而论,“前楼”是面临西大直街的5层建筑,哈尔滨市二类呵护建筑,建于建国后苏联专家援建时期。分歧于那个时期哈尔滨各高校主楼所专属的宏伟壮观的“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1],而是采取了欧洲古典复兴风格,立面横向五段、纵向三段;造型线条刚劲有力,典雅中蕴藏着阳刚。“后楼”建于1906年,那时正值新艺术运动在俄罗斯风靡,循中东铁路而来的精巧的工匠们为远东地区的“东方莫斯科”也奉献了这样一座新艺术运动的“经典建筑”,局部曲线优美流畅,简洁中彰显着肃静严厉。也正是因这相辅相衬的一对建筑的存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土木楼空间群评为最美的大学校园TOP50之一。在这里求学的哈工大学子,也因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足不出户就可领略建筑史上两大流派所体现出的新颖的艺术之美。

悠久的建筑背后,烙印着深深的办学历史,哈工大建筑学科始于1920年中俄联合开办的中东铁路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科,是我国最早的土木建筑学科之一,那时任课教师多为俄籍工程师;在1937-1945年间又受到日本建筑教育体系的影响,在建校之初就具有鲜明的多元、融合的国际化传统。而在建国后,这种传统被以哈雄文、梅季魁、常怀生、侯幼彬、郭恩章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建筑教育专家们继续发扬光大,并奠定了哈工大建筑教育的基石;而到了21世纪,新一代的哈工大建筑人,扎根寒地黑土,拓展多重领域,积极转变地区劣势,凝练独到办学特色,硕果累累,实现了新时期的跨越发展。

近百年的风雨砥砺,哈工大建筑教育来到今天,沧桑的土木楼凝结着“大土木学科”的深厚底蕴,在其面前,“传承”二字难能可贵。

w1.jpg

建筑馆   

w2.jpg

校史摆设馆

2 方院之用

方院是土木楼空间群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四条街、一圈楼,出门逛马路、进门小合院,可谓之袖珍;但正是在这方寸天地间,怪异的校园生活就这样鲜活地建构起来了。

w3.jpg

雨后的土木楼方院

“前楼”为“山”字形平面,中间的一处体量正好伸向院落空间,在院中构成了强烈的建筑界面;而院内的几棵古树,也形成辅助界面以限制空间。昔时的篮球场位于院落东侧,水泥铺就的场地,旺季时队满为患;而往西的一树之隔,是一块很小的足球场地,反而增进了建筑学院的特色活动——七人制足球赛,也让建筑学院的足球健儿们练就了细腻、灵动、飘忽的球风。当这块空间没有足球的时候,伸到院内的那块山墙就成了网球快乐喜爱者的最佳陪练者,无论球技高低,它城市“任劳任怨”地把打出的球一次次弹回。西北角的小空间是土木楼夏日最为凉爽的阴影区,那是怕晒的女生们的最爱。每到早晚,院内跑步锻炼的学生也很多,跑累了就坐在大树下歇一歇;而那阶梯式的树池也正好是白日观看角逐,晚上谈情说爱的最佳场合[2]。

昔时的几块活动场地都是清一色的水泥铺装,运动失慎很容易受伤;但也正因为这种空间地面的无不同和一致性,为多样性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比较典型的就是学院内经常举办的文艺演出。图6中的第二张照片即是2006年一次全院规模的联欢会的情景,平时被网球数次击中的老墙,摇身一酿成了晚会的主角——大屏幕。而几棵小树旁的空地,也备受校园内各个乐团的青睐,几张桌子搭成舞台,校园演唱会就“躁”起来了[2]。

在2010年针对校园院落的一次改造中,空间进一步清晰界定,也更调了篮球场和足球场的位置。近年来,教职工汽车数量激增,球场之外的空间大部分都酿成了停车场,土木楼内院空间的悦耳的故事与记忆也仿佛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目前正在筹算重新整合、划分停车位,并将西南角的空间作为师生休闲空间,对院落空间进行再利用,已经在院内进行了方案征集竞赛。一方天地一方人,土木楼之方院封闭、简约却不简单;遮蔽城市中心的喧嚣,“聚力”师生之生活,形成了怪异的哈工大建筑文化。

w4.jpg

土木楼内院空间分歧时期对比

3 为学之序

袖珍方院的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各功能空间距离短、交通便当;尤以连接整个空间群的风雨无阻的室内环廊最为显著。

w5.jpg

学生作业功效展览与教师点评

这是土木楼中最有意义的“交通空间”,整个空间群的各个角落都因其而连到一起,环廊里微气候适宜,有风遮风,有雨挡雨,夏季因有效遮蔽而十分凉爽,冬季又因集中供暖而温度如春。早晨8:00的课,7:45爬起来,5分钟洗漱完毕,宿舍楼下便当店一块面包一袋牛奶,一边吃,一边漫步到教室,准不会迟到;这无形中就为建筑学院的学生们节约出了“大量”睡眠的时间;环廊也就成了极具特色的“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生活的空间映照[2]。

环廊最宽敞的部分接近于4m,这使得通行功能被极大弱化,而炫丽的大学生活得以在这里铺陈开来。自行车、滑板等平素只在室外呈现的事物,可以成为土木楼内的交通工具;横着画上一条线,一场无风沙干扰的简易羽毛球角逐就能顺利进行;走廊的转角处,聚上五六个人,来场“毽球大战”,汗水淋漓之后倍觉轻松;而尽头的眺望景致,角落里的张桌几凳,也不知曾催生了多少设计灵感的生成 。宽阔的走廊也是教学的得力“助手”:一部投影、几条椅子,就是上课的好场景;而每到评图的日子,走廊里挂满了各色图纸;只要肯花上一点心思,一场新颖的展览随时都可以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走廊已经成了躲避雨季时的建造大赛的主场地。

w6.jpg

在走廊里举办的建造节

环廊路径的漫长带来了数量众多的楼梯,也催生了大量漫不经心的楼梯间小利用。

从一层到五层的主楼梯是整个环廊空间序列的中心,五层由于交通人流的减少,曾经作为自由学习区来使用,现在则是学院的展览厅。一层即是建筑学院特色的主门厅,对着西大直街,空间条理分明;经常被一些民国题材的片子作为拍摄场景。四层的空间最受开放式教学的青睐,因为阶梯教室的原因,联系两侧主走廊的中厅变窄,路径也发生了转折,却反而增进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而阶梯教室面向楼梯的大片墙面,就成了天然的展示板,挂上图纸与投影屏幕,一个开放、自由、活泼的课堂情境不经意间就浮现出来了[2]。

在土木楼空间群中,处处可见非限定功能空间的充分利用[3],合理的空间促发多样的教学行为,是为“引智”之措。于是,一代代的“哈工大建筑人”,便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博学之,在开放的场域里慎思之,在厚重的四九墙下明辨之,在班驳的光影中笃行之。

w7.jpg

五层的自习室

w8.jpg

主楼梯开放式教学情境

4 术业之界

方院虽怪异,却也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一样,使建筑学院与哈工大其他学院相对隔离;这对于学生的全能力塑造其实是存有一定短处的。一直以来,学校都构想着将建筑学院搬家至校园环境更优美,住宿、饮食条件更为优越的二校区,将建筑、土木、市政、交通等学院整合在一起,在空间上也形成大土木学科集群。关于这一构想的争论一直都在延续,离去而开辟一个未知的院区,亦或继续留在土木楼的空间群,孰优孰劣,很难潦草说清[2]。

而在这一围城之外,隐形的“术业之界”更让人堪忧,东北地区经济衰退对建筑领域的影响,寒地地区对于师资培育与人才引进的限制,一直掣肘着哈工大建筑学科的发展。面对如此境况,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的同时,唯有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在学科发展中多点“突破”,拓展国际化视野;同时不竭更新办学模式,永续激活本土化的资源平台,让学科立异发展。可喜的是,随着最近几年建筑学院人才培养的延续改革,呈现了一系列“突破禁锢”的特色课程,如与海外高校及知名企业共建的开放式研究型设计课程、面向C9高校联盟的国际暑期学校等都进行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这里最值得感谢的是那坚守在寒地沃土上的齐心戮力的师生们,而那多元的方院、开放的环廊也功不成没。

5 结语

土木楼是哈工大建筑学子最熟悉了解的场合,是建筑之梦想照进现实的处所。沧桑古朴的外表下,看似平淡的空间,因为一代代建筑人待过、哭过、笑过、修整过、装饰过、改变过,而变得精彩起来。而这份悠悠岁月中不变的情怀,新锐气息来临时优雅的稳重,是许多新建的校园空间很难在短时间内能达到的。

时光荏苒,岁月转变,土木楼空间群的主人不竭更迭,相应的空间也不竭更新,但却印迹犹存,情怀依旧;一合院、一环廊,蕴育着“传承”与“聚力”之教育模式;或平凡,或精彩,彰显着“引智”与“突破”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朱力. 新中国现代民族建筑之路初探[D]. 中央美术学院,2015.

[2] 薛名辉,连菲. 平凡中的精彩——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空间群环境印迹[J]. 建筑与文化,2017(1): 133-136.

[3] 张宏哲. 非限定功能空间的行为环境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全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707期P14-19。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原文”购买2017/07期《世界建筑》杂志

w9.jpg

w10.jpg
温馨提示: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发帖人即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如果本站文章内容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996741585@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成都汇赢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16737号

GMT+8, 2024-12-24 08:20 , Processed in 0.2729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