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赢建设咨询·美好乡村别墅建造星球·精品乡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86|回复: 0

WA|张春阳,呙俊|新加坡医疗建筑特色浅析|茅厕:一种释放的哲学

[复制链接]

393

主题

393

帖子

11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9
发表于 2020-7-28 10: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医疗建筑特色浅析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Buildings in Singapore

张春阳,呙俊/ZHANG Chunyang, GUO Jun

摘要:新加坡的医疗建筑充分展示着人文关怀与可延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本文基于对新加坡医疗建筑的实地考察,结合对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的简要分析,针对各级医疗设施的协同结构、医院建筑与城市的融合互动、全面的人本理念、以及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可延续设计等方面,对新加坡医疗建筑进行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新加坡医疗建筑,人本理念,气候适应性设计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小,城市人口密度高,但其不但在花园式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建立了非常成熟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新加坡的3级医疗服务体系由基层医疗、综合医疗及中持久护理共同构成,其中综合医疗的主要依托力量是8所公立综合医院。另外还有8所全国性的专科医疗中心,这些医疗机构代表着新加坡最顶尖的医疗服务及医学研究水平[1]。同时,这些医疗建筑也充分展示着人文关怀与可延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针对新加坡各级医疗设施的协同结构、医院建筑与城市的融合互动、医院建筑表示出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可延续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医院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各级医疗设施协同结构新加坡的3级医疗服务体系由基层医疗、综合医疗及中持久护理共同构成,三者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紧密协作,构成新加坡的连续护理体系,并依托6所公立综合医院在全国形成六大区域健康城。新加坡的公立综合医院、国立专科中心及社区医院作为构成区域健康城的主要医疗设施,联合区域内基层诊所、医疗中心及护理中心、疗养院等基层医疗护理设施(表1),通过协同结构的方式共同构建起新加坡全面高效的网状医养服务体系(图1)[2]。

w1.jpg

w2.jpg
1 新加坡六大区域健康城分布示意(绘图:呙俊,依据参考文献[2]中图片改绘)

医疗健康城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在自力运营基础上紧密协作,共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一体化连续护理服务,各级医疗机构的协同运作充分整合了各类医疗资源,并可以有效提升诊疗效率及床位周转率[3]。各级医疗机构采取的协同结构方式,有效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同时缩短了医疗流线,其中以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联系得最为紧密。黄廷芳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邱德拔医院与义顺社区医院、樟宜综合医院与圣安得烈社区医院等,皆采取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比邻规划设计的方式。以黄廷芳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为例,两家医疗机构相邻结构,使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3个方面紧密衔接,达到充分融合医养资源的目的。另外,医院的药房、餐饮空间、医疗设备、医疗记录及病案都做到了资源信息共享(图2)[4]。

w3.jpg
2 黄廷芳综合医院、裕廊社区医院相邻结构(图片来源:https://www.juronghealthcampus.com.sg/NUHS-Hospitals-Facilities/NTFGH.aspx#Overview)

2 医院与城市的融合互动新加坡医院的规划设计注重与所在社区的融合互动,医院结构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医院建筑被纳入整个社区进行统筹规划,以增强医院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在景观与交通等方面的有机协调。例如,黄廷芳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组成的联合体充分融入周边城市环境中,新加坡西部居民可以在这组“开放式医院”中接受优质便捷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医院周边为大型商业中心、厂家直销店、酒店及写字楼等组成的多条理商业体(图3)。医院建筑群位于裕廊东地铁站附近,位于二层的公共连廊将医院与地铁交通枢纽及周边商业建筑无缝衔接在一起(图4),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又确保了地铁周边商业流线的连续性。

w4.jpg
3 处于商业中心的黄廷芳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绘图:呙俊,依据 https://www.ntfgh.com.sg/About_NTFGH/Contact_Us.aspx中图片改绘)

w5.jpg
4 医院和商场间二层公共连廊(摄影:呙俊)

新加坡鼓励以利用公共交通为主的低碳出行模式,医院建筑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类型,具有人流车流集散量庞大的特征。在新加坡医院建筑的选址与场地规划中,重视其主要收支口的设置方位,以形成与公共交通站点的有机联系。新加坡竹脚妇女儿童医院通过风雨连廊直接与公交站点相连(图5),利于患者便捷达到医院并避免病患遭受日晒雨淋,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周边及院内配置多处公交及出租车站点,同时地铁站点设置于院内医疗中心的地下空间,使乘坐地铁而来的病患直接达到医院,地铁站点商业空间也为院内人员提供了充分的便当。

w6.jpg
5 竹脚妇女儿童医院风雨连廊(摄影:呙俊)

另外,医院经常主办健康咨询活动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起到了拉近医院与公众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例如,黄廷芳综合医院会和周边区域学校及演奏团体合作,按期组织志愿者为院内病患进行音乐演奏等活动(图6)。医院不但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是提倡健康理念的场合,医院的公共休息空间及服务设施也对周边社区完全开放,与周边社区实现融合互动[5]。例如,邱德拔医院院内休息平台在供院内人员休息的同时,也吸引了医院周边的中学生在周末来此学习(图7),医院首层设置开放的公共餐厅,为院内人员服务的同时也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餐饮服务(图8)。

w7.jpg
6 黄廷芳综合医院活动展览(摄影:呙俊)

w8.jpg
7 学生周末在邱德拔医院休息平台学习(摄影:张春阳)

w9.jpg
8 邱德拔医院开放餐厅(摄影:呙俊)

3 全面的人本理念新加坡医院的规划设计以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为核心,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营造出便捷高效、舒适宜人的人性化就医及工作环境,其经验对我国医院设计具有很好的启示。
(1) 紧凑高效的功能结构
医院的人本设计理念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要为病患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新加坡医院的规划结构紧凑,院内各医疗建筑以连廊形成便捷联系,使整个院区形成紧凑高效的有机整体。同时,建筑内功能安插也充分考虑优化患者就医流程,体现以病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国立大学医院的医疗中心设计为例,将医疗服务集中于同一栋大楼,并将相关的科室同层相邻安插,使就诊流程更加方便快捷,节约病患就诊时间。部分楼层增设小型药房,患者可在同一楼层取药及听取药剂师的忠告,使取药过程更加便捷也缩短了等待时间。与诊所相关的配套服务如医疗社工部分等也和诊室同层安插,让病患可在同一地址寻求医疗及相关服务。同时,门诊空间采取双通道设计,病患与医护人员分别使用分歧的通道,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行动未便患者在医护人员照料下也可使用医护通道,为病患提供更多隐私(图9)[6]。

w10.jpg
9 国立大学医院医疗中心十三层功能安插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2)宜人的就医及工作环境新加坡位于热带地区,其气候具有雨量充分、空气湿度大的特征,十分适宜浅覆土植物的生长。而由于其国土面积及城市空间有限,新加坡医院的内部空间往往比较局促。因此,医院设计非常注重内庭院、屋顶花园及架空层等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怡人的疗愈花园环境。邱德拔医院通过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及立体绿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每一处院内空间营造舒适怡人的绿色医院环境。医院由七层的专科门诊楼、八层的自费病房楼及十层的公费病房楼共同组成,围合着一层及地下一层的绿化庭院,同时3栋大楼连接着5层绿化走廊、8个屋顶花园及81个花园阳台[7],形成“花园医院”般的院区环境,并与医院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图10-12)。

w11.jpg
10 邱德拔医院绿化走廊(摄影:呙俊)

w12.jpg
11 邱德拔医院绿化庭院(摄影:呙俊)

w13.jpg
12 邱德拔医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摄影:呙俊)

新加坡医院供患者及陪护人员等待休息的室内外公共空间设计既特色鲜明又亲切宜人。室外休息区通过休息座椅、绿化景观及艺术品的设置,营造出舒适怡人的空间氛围(图13),国家心脏中心的室内休息区配置舒适的沙发,还有可自助使用的咖啡机、饮水器及了解医院信息的电子显示屏(图14);医院的候诊空间通常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并通过家具配置及墙面的色彩转变营造出温馨又有活力的就诊空间(图15);另外,除汇聚各地美食的餐厅,医院内配置齐全的商业设施,如咖啡厅、超市、银行及花店等,满足院内人员多元化的生活服务需要。

w14.jpg
13 国立大学医院庭院设计(摄影:呙俊)

w15.jpg
14 国家心脏中心休息区(摄影:张春阳)

w16.jpg
15 邱德拔医院候诊空间(摄影:呙俊)

(3)人性化病房设计 新加坡公立医院的病房共分为4个分歧品级,床位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并依据病房的品级差别采纳分歧的津贴比例[8]。以黄廷芳综合医院为例,A级为单人间私人病房,政府不予津贴;B1级为4床间病房并配有空调,政府津贴20%;B2级为6床间的风扇通风病房,政府津贴65%;C级为12床间(两间相对自力的6床间组成)的风扇通风病房,政府津贴80%。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分歧类型患者按需就医、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新加坡公立医院的4级病房体系,充分考虑到分歧类型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及经济能力的差别,以最低本钱为各类人群提供人性化的住院医疗服务。
黄廷芳综合医院病房采取怪异的“一床一窗”设计,建筑的风扇形设计使每一张病床都拥有一扇自力的窗,确保公费病房在床位数较多的情况下,每个病人依然能够享有自力的空间及良好的景观视线,确保了每个床位的护理环境品质(图16)。

w17.jpg
16 黄廷芳综合医院病房楼平面(绘图:呙俊,依据http://bbs.caup.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74中图片改绘)

(4)医疗设施规划设计宜老化新加坡人口密度高,且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新加坡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紧密结合,病人急症期在综合医院接受诊疗,病情趋稳后就近转入社区医院接受后期护理服务,很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增长。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比邻规划设计,形成急慢性病互为对接的有机体系,为老年病患的诊疗与康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外,新加坡医院环境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针对老年病患等行动未便者进行完善的无障碍设计。医院在设置无障碍交通设施、无障碍卫生间的基础上,医院的地下停车场、门诊大厅处均配备公共轮椅,行动未便的老年患者达到医院后可以立刻乘坐轮椅达到医院各个部分。另外,医院的候诊区域设置专供乘坐轮椅患者等待的区域,并在地面设置清晰的标识,充分体现对行动未便患者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为行动未便的老年病患营造了宜老化的诊疗环境。
4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可延续设计气候适应性设计是基于可延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核心内容。新加坡医疗建筑非常注重气候适应性设计,以适应其高温湿润的热带气候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可延续发展的目标,其设计经验非常值得我国湿热地区医院建设学习借鉴。
(1)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新加坡医院建筑首层普遍采取架空设计,减少风压通风作用下建筑间相互遮挡的影响,增强医院建筑群体的通风效果。医院的公共区域通常采取开敞式设计,例如完全开敞的医院大厅(图17、18)、以及和室外连通的医院外廊(图19、20),利用中庭、内院引导气流组织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公共区域采取自然通风的同时有些空间辅以吊扇的机械通风来满足建筑环境的热舒适需求,很好地适应了新加坡高温湿润的气候特征;同时,医院的公费病房也完全采取自然通风设计而不设置空调系统,只是在病房内安装吊扇辅助通风降温(图21)。医院建筑内公共区域和公费病房采取自然通风设计,很洪流平上降低了医院的运营能耗。

w18.jpg
17 邱德拔医院开敞大厅(摄影:呙俊)

w19.jpg
18 樟宜综合医院开敞大厅(摄影:呙俊)

w20.jpg
19 邱德拔医院开敞外廊(摄影:呙俊)

w21.jpg
20 新加坡中央医院开敞外廊(摄影:呙俊)

w22.jpg
21 邱德拔医院自然通风病房(摄影:呙俊)

(2)高性能外围护结构 新加坡太阳辐射强烈,医疗建筑外立面普遍采取遮阳设计,以有效减少建筑的太阳辐射得热。竹脚妇女儿童医院每层均设有水平遮阳板,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图22)。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的外遮阳设计独具特色,外立面暗红色的穿孔遮阳板在提供良好遮阳效果的同时又不会遮挡室内景观视线,同时赋予了建筑怪异的标识性(图23)。

w23.jpg
22 竹脚妇女儿童医院(摄影:呙俊)

w24.jpg
23 国家心脏中心外观(摄影:呙俊)

邱德拔医院公费病房楼外立面除水平遮阳外还布满轻质铝合金板,可通过增加外墙的风压更利于将盛行风导入建筑内部,另外建筑外立面广泛应用模块化的可调度式百叶窗,可随着外部气候改变来控制或增强进入病房的气流,百叶窗呈一定角度开启时还可以避免雨水进入室内空间,确保下雨时也可以打开窗户进行通风,百叶窗采取灰色茶玻璃,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眩光(图24、25)。除采取外遮阳构件外,医院建筑也可通过自身形体和绿化植物发生很好的遮阳效果。例如,黄廷芳综合医院病房楼除窗口上方的水平遮阳外,层叠错落的外挑弧形平台也起到了很好的建筑自遮阳效果,平台上的绿化植物改善住院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遮挡太阳辐射(图26)。

w25.jpg
24 邱德拔医院公费病房楼外立面(摄影:呙俊)

w26.jpg
25 外立面剖面示意(绘图:呙俊,依据参考文献[7]中图片改绘)

w27.jpg
26 黄廷芳综合医院病房楼(摄影:呙俊)
(3)可再生能源利用
新加坡医疗建筑重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将医疗建筑与光伏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整合设计。邱德拔医院的屋面空间都安装了光伏板和太阳能真空管,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减少了建筑的太阳辐射得热,还节约了锅炉安装的费用和空间。另外,医院入口大厅处的雨棚直接应用太阳能光伏板作为顶部围护结构,实现了光伏与建筑的一体化。
5 结语新加坡各级医疗设施采取协同结构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诊疗效率并形成了高效的网状医养服务体系。其医疗建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从规划、交通等层面充分融入周边社区,增强医院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在景观与交通等方面的有机协调,并实现与周边社区的融合互动。同时医疗建筑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人本理念,营造出布满人性化的就医工作环境。另外,新加坡医疗建筑非常注重气候适应性设计,以适应其高温湿润的热带气候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新加坡医疗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 Ministry of Health. Hospital Services[EB/OL][2015-10-15/2018-06-05]. https://www.moh.gov.sg/content/moh_web/home/our_healthcare_system/Healthcare_Services/Hospitals.html

[2] 李春梅. 健康城:医养结合的新加坡模式[J]. 中国勘察设计,2016(6):52-55.

[3] 张姣,杨志明,孟醒. 连续护理概念对我国医疗建筑设计的影响——以新加坡医疗体系中的应用为例[J]. 建筑技艺,2016(10):90-93.

[4] HOK. 让每一位患者都拥有一扇窗户——新加坡黄廷芳综合医院[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0):62-65.

[5] 崔磊,段建军,王玉嘉. 对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 建筑技艺,2014(12):47-53.

[6] 黄亿敏,黄匡宁,林弘谕. 国大医院医疗中心——关爱病患,放眼未来[N]. 联合早报,2014-04-21(08).

[7] 林立川,王进宝. 康复环境的可延续设计——邱德拔医院[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2010(4):90-97.

[8] 廖晓诚,杨宜勇. 新加坡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比较[J]. 中国经贸导刊,2014(31):50-53.

全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90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2019/06期《世界建筑》杂志
w28.jpg

w29.jpg
温馨提示: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发帖人即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如果本站文章内容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996741585@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成都汇赢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16737号

GMT+8, 2024-12-25 00:53 , Processed in 0.0761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